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562319
大小:7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精品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6回忆我的母亲教学目标1.抓住文章的主线,即母亲“勤劳一生”,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2.把握文章主题,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3.学习本文所运用的夹叙夹议手法,感受该手法运用的效果。4.细读文章,体会作者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朱德是谁,你们一定不陌生。朱德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他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一生指挥重大战役无数;他有颇为杰出的文学才能,能作诗词文章,留《朱徳选集》于世。最重要的,是他有坚
2、定的革命意志,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奉献一生。请同学们想象,是怎样的家庭,才能造就这样一位伟人呢?【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大胆揣测、猜想,带着对此问题的疑问进入本文学习。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链接资料,把握写作背景《回忆我的母亲》本是朱德同志为纪念母亲逝世而创作的。1944年4月100,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镭太夫人的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灵堂布置得庄严肃穆,灵前香烟缭绕,灵幕上高悬着“精神不朽”的大红旗。灵堂四周挂满了延安各界的挽联:屮共屮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
3、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中共中央党校的挽联是“唯有劳动人民的母性,能育劳动人民的领袖”,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的挽联是“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目标导学二:划分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1.初读课文,说说朱徳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明确:朱德母亲勤劳朴素,为儿女付出全部。2.请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给文章划分结构,并说说你的理由。明确:全文可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第二部分(第2—13段),叙述母亲及
4、家庭情况,是对“很多事情”的具体回忆,这部分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7段),概述家庭情况,叙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母亲承扌旦着做母亲和农妇的双重负扌旦。第二层(第8—13段),突破家庭范围,写母亲理解儿子,鼓励与支持儿子投身革命,表现出母亲的平凡与伟大。第三部分(第14—17段),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转而以抒情、议论的笔触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目标导学三:解读文章,把握母亲形象及高贵品格1.阅读第一自然段,作者在开头写了哪些内容?它与全文是怎样一种关系?明确:开头交代了作者的写作缘由,高度概括了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
5、。“勤劳”二字正是总领全文的核心,后文诸多回忆事例,都紧紧围绕着“勤劳”二字展开。2.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做简要分析。明确: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运用了大量内涵丰富的词,如“悲痛”“爱”“勤劳”“回忆”,总结以上词语可见,正是由于作者对母亲有深沉的爱,才会有对母亲的回忆,对母亲逝去的悲痛,对母亲高贵品格的追赞,因此作者在第一自然段表现了对母亲的深爱之情。3.作者在第二部分回忆了母亲的哪些事件?这些事件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形象?请做简要概括,并说说哪个事件最让你感动。明确:事件形象及性格家境贫寒,儿女多,不得已只得留下八个孩子
6、悲苦终日忙碌,煮饭、种田、种菜、喂猪等,是个好劳动勤劳、辛苦给孩子做有“滋味”的饭食,亲手为孩子纺线织衣聪明能干在家务农任劳任怨,协调一家和谐相处,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性格和蔼,并有朴素的阶级意识母亲朴素的阶级意识启发作者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朴素善良,同情穷苦人民生活困苦,却节衣缩食送作者读书要求摆脱压迫的勇气母亲给远走云南,参加新军的作者许多劝慰深明大义作者将母亲接出来,但母亲劳动惯了,回家继续劳动劳动者本质母亲支持儿子的革命事业,不论联系与否,都在家过着辛勤劳作的生活深明大艾与辛勤劳作我最感动的事件是母亲并不知道
7、什么是共产主义,也不懂高深的革命理论,但她知道儿子是在做伟大的事业,在做有利于人民的事业,因此,即便对儿子思念再深,也不去打扰儿子的事业,并予以鼓励与支持,而自己呢,甘于做着那个平凡的劳动大众,过完一生。4.上述事件看似零散,却又有一定的规律性,请你找到其中的规律,说说作者是如何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成一个整体的。明确:上述事件虽然零散,但是它们都紧紧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即第一自然段中所说的“勤劳一生”。此外,诸多事件之间有一根时间线,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叙母亲的一生的。因此,作者能将这些事件有条不紊地组成一个整体。【教学提示】回忆性
8、散文往往都会涉及记事,找出相关事件,发现事件之间的规律与联系,从事件中把握人物形象,是学习回忆性散文的基本要求。教师宜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回忆性散文这一特点。第2课时—、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回忆了朱德母亲一生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