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371634
大小:8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30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39《上海的弄堂》教案上海五四制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海的弄堂》教学设节设计:我在《上海的弄堂》教学过程中制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文本理解作者笔下上海弄堂生活的特点。2、体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之所以如此设想首先是因为本单元教学内容——世俗风情的需要。同时本文反映的是同学们熟悉的弄堂生活,容易引起共鸣,因而要比较多的关注到人文的和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因而了解弄堂生活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就成了教学中不可回避的内容。但是,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要在文本的研读,句子、词语的揣摩上下功夫,要关注到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所以在教学重点
2、上,我确定以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本中的词句”来了解弄堂生活的情趣和特点。这样在关注语文的人文性,关注情感价值观的同时,可最大限度地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因而,在教学中我用了大量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反复研读课文。首先请同学们回家自读课文,圈画出感兴趣的词句,初步了解文本的内容。在课堂上又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圈划的词句及其圈划的理由,意在使学生理解关键词句在文章思想的表达上起的作用。养成学生通过抓住文章中的具体词语、句子来分析课文的好习惯,并提醒他们在自己的阅读、写作实践中关注具体的细节,学会使用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至于采用“自由圈划”的方式旨在使
3、学生习惯于在常态下关注文本,并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但是就一节课而言,学生的理解肯定达不到十分的全面和深刻,因而在教学时我也不求面面俱到,有些问题如果学生没涉及到我就回避一下。比如:对“弄堂的形成”这一部分在文中作用的理解,对弄堂文化现象的理解等等。反思:我没有弄堂生活的经历,对上海人的了解也还很不够,之所以选择这篇课文开课也是想给自己一些压力。通过课前准备,读了一些书,看了一些资料,使自己的底气足了一些。这使我感悟到,教师不断挑战自我,充实自己是十分必要的。另外,我认为在本课的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较好地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利用课
4、间播放的短片能有助于突破难点,对学生理解弄堂的形成,居住的成员,对弄堂生活情感等都有帮助。Ppt中选用的照片有助于对课文中心内容和主题的把握。直接在电脑上圈划词句、解释词语使学生感到更加直观,印象深刻。我感觉到整个教学环节基本上能按预设进行,学生思维也比较活跃,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但是也有两点有待提高。1、由于学生圈划的范围较广,有时感到要讲的东西比较多,就离文本远了一些,涉及到的人文的东西多了一些。2、对有的词句处理的不好,深度不够。比如学生圈划出弄堂口的小店物品摆放是“错落有致”的,却随口说成了“错落无致”,当时我只是提醒他改正而已
5、,却没有注意到其实这是对词语乃至对弄堂生活特点没有理解造成的,若能进一步追问下去效果会更好。《上海的弄堂》简案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文本理解作者笔下上海弄堂生活的特点。2、体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本中的词句了解弄堂生活的情趣和特点。教学难点:理解议论性语句的含义及其所表达的情感。对“弄堂的形成”这一部分在文中作用的理解,对弄堂文化现象的理解(学生在自由发言时可能会涉及到,若不涉及就不展开。)教学过程:预习:1、熟读课文,圈划出感兴趣的词句,并能说出圈划的理由。2、通过上网查阅、向
6、长辈询问等渠道了解上海弄堂的生活。一、新课导入二、品读文本,理解词句含义说出所圈划的词句及圈划的理由。三、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思考:1、通过大家感兴趣的这些词句能否看出弄堂日常生活的特点?2、课文在哪些段落集中描写了这些特点?3、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表现这一点的?4、文中议论的语句主要集中在哪些段落?5、能说说它的作用吗?四、拓展补充文中所写的弄堂生活肯定是不全面的,能否就你的了解进行一下补充?五、作业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写一段你所熟悉的弄堂生活。六、小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