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274467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8
《抓住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机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抓住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机遇陈义龙《人民日报》(2013年07月15日 12版) 一、转变发展方式破解资源环境危机 人类工业文明走到今天,已面临着资源、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暖为表现的危机。各种危机的集中爆发预示着工业文明的化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美国未来预测大师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们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石油世纪的最后阶段,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严峻现实,因为这一现实将迫使人类迅速过渡到一个全新的能源体制和工业模式。否则,人类文明就有消失的危险。”人类社会正在迎接一场以“新能源、新材料和生命科学”相结合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到来,低碳经济模
2、式下的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已经开始。 我国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时果断地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可持续发展。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坚持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突破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趋尖锐的困境。 二、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成绩与问题 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现在我国高温超高压机组电厂技术水平已领先欧美发达国家;利用碳纤维素生产工业乙醇这一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利用农林业废弃物生产高品质高清洁的生物质燃油,这一自主创新技术做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对于我国非粮生物质燃油技术的成功商
3、业化,中科院院士程津培说:“将会引发新能源领域的一场革命”,实现我国两院院士石元春所说的“人类进入种植绿色油田的新时代”。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中要创新一种善于同农民打交道的原料收购模式。前期涉足生物质能源的企业在这一点上对困难估计不足:一方面,很多原料收购的中间商越过道德边界,在原料中加水、加沙、加泥巴石块,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一些中间商损害农民利益,有的甚至卷走农民原料款、欺骗农民,大大挫伤了农民送原料的积极性,最终出现了电厂发电没有原料而农民继续在田地里焚烧秸秆的尴尬局面。很多关心支持生物质能源发展的人士最后因市场无序混乱而感到十分失望。 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
4、必须宣传发动亿万农民参与、支持并使其受益;必须依靠各级政府支持建立原料收购市场的诚信体系;必须优化收购系统的业务流程,坚持流程标准化、作业机械化、过程信息化建设;必须像我国每年5亿多吨粮食收购工程一样,取消中间商与经纪人,实行公开透明的阳光收购。 通过创新与不懈的努力,现在已有生物质发电厂开始盈利,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民季节性的送料积极性大幅提升,原料的季节性平衡已有成功的方法。影响我国生物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原料收购问题逐步得到破解,生物质能源产业成功实现了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机结合。 三、生物质能源在新能源产业中占重要地位 从全世界来看,生物质能源在新能源中占重要地位
5、,特别是在欧洲国家,生物质能源在新能源中的比重超过60%,远远超过风能、太阳能。现在全球化石能源面临枯竭的风险已经凸现,加之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减排义务的落实,必须寻找到全面替代化石能源的新型可再生能源。目前来看,生物质能源可承担这一责任与使命。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生物质能源可以生产出高品质、高清洁的石油商品的替代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数千年使用的能源就是生物质能源。现在我国石油这一特殊能源商品过度依赖于国际市场,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巨大风险。因此,用非粮生物质液体燃料来替代石油商品,破解石油危机是当前的一个选择。据联合国能源署公布的信息,如果将地球的宜林
6、地全部实施种植能源,每年通过太阳能转化到植物的生物能约相当于990亿吨标准煤。2012年全球使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约为130亿吨标准煤,从理论上来说,生物质能源具有全面替代化石能源的潜力。我国现有农业废弃物和林业的废弃物及剩余物,每年产生的生物质原料约相当于7亿吨标准煤。我国还有近40亿亩宜林地,如果实施种植能源至少每年还可贡献约10亿吨标准煤的生物质能源。 结合我国国情走一条“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非粮路线,生物质能源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可以加快我国的城镇化步伐、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这也标志着生物质能源产业在我国新能源产业
7、发展中将起到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加快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我国是一个农林大国,农业耕地、林业林地宜林地总面积约100亿亩,生物质能源可开发潜力巨大,可以承担起部分或全部替代化石能源的使命与责任。 我国现有7亿多农民,劳动力资源充足、成本较低,这是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一个明显的优势。生物质能源产业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随着我国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农民变为市民后,未来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承担起带动城镇居民的劳动就业责任,大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