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219363
大小:2.23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04
《《定风波》上课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轼一生的坎坷遭遇他在晚年曾用这样一首诗概括自己的一生: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被贬的岁月里,他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而他却能以超人的旷达的胸襟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集中体现了苏轼“处之泰然”的大胸襟、大气魄。欣赏词的上片“穿”和“打”都是很有力度的,极言雨急雨大。“莫听”表明自己的态度:从容处之,悠闲自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反映了苏轼在风雨面前坦然处之,泰然自自若的旷达情怀。“吟啸”“徐行”展现了苏轼视风雨为无物镇定潇洒的形象。何妨吟啸
2、且徐行。“轻”字体现的是诗人内心的轻松。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起了强调作用,表现出苏轼向风雨挑战的无畏态度。“任”字,表现出苏轼要面对风雨自信、自若的襟怀。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你认为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吗?赏析探究心情轻松,无官一身轻“竹杖芒鞋”闲散江湖“马”奔波官场“竹杖芒鞋轻胜马”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轻”诗人被贬黄州,为什么内心还会感到轻松呢?“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苏东坡《答李端书》因为可以过一种没
3、有官场束缚的无拘无束的生活,所以内心轻松。“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披着一袭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烟雨”一语双关,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更指人生的风雨。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笑傲江湖,超然洒脱。上片:描写苏轼面对风雨的心理感受,表现了词人面对苦难的旷达超脱精神。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略带寒意的春风一吹之后,酒醒了,这时身上微微感到有些寒冷,刚刚自己还在瓢泼大雨中悠闲地走着,现在迎着的却是山头的斜阳了。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想一想,刚刚还说疾风骤雨,现在却斜照相迎,给我们什么人生启示呢?疾风骤雨——人
4、生的黑暗、困境。斜照相迎——人生的曙光、希望。人生虽变幻无穷,但阴雨之后必有阳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思考:“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这一句写出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感悟?明确:词人认为无论是雨还是晴都无所谓。人生也是如此,顺境也好,逆境也好;窘困也好,通达也好,都无所谓。这是词人面对仕途失意的旷达胸襟。赏析探究“风雨”和“晴”人生的逆境和顺境名利的失和得官职的降和升(1)归朝廷。苏轼年少时接受的主要是儒家思想,这一点从他父亲给他们兄弟二人取名上就可以看出来。儒家的入
5、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因此在苏轼的一生中,都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归田园。他自己比较喜欢老庄的作品,不自觉也会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的无为非凡,又使他淡泊名利。所以他每到一处,都能敞开胸怀,尽情走进深山,寻找一种解脱,在山水间淡泊名利,皈依心灵。(3)归佛门。自己取名东坡居士,和佛印等人的交往较密,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佛家的静达圆通,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归去”——回归自我。苏轼思想集儒家的入世、道家老庄的超然物外、还兼有佛家禅宗的平常心,为我们创立了一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人生范式。“
6、归去”,“归”哪里?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上片:风雨中,踏雨吟啸,怡然自乐。雨中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下片:风雨后,蓦然回首,云淡风清。雨后东坡——斟破人生晴雨的智者思想感情:旷达超脱探法作者在词中又是如何表现他的人生态度的?一语双关以小见大艺术手法:作者在词中又是如何表现他的人生态度的?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雨和人生的风雨相类比。以小见大,以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小结:《定风波》体现词人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险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等复杂而深微的情怀。表现了一种醉醒全无
7、,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谈感悟:有人说,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