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00723
大小:24.6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3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后一课》教学设计²教学目标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结合小说背景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4、分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人,从而感受法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强烈的爱国情感。5、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6、懂得母语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树立热爱汉语、学好汉语的意识,培养自己的爱国感情。²教学重点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²教学方法讨论与点拨²课时安排3课时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个民族
2、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是爱国的表现,失去民族语言就等于丧失国土。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二、简介课文背景,了解作者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
3、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28岁的时候他出版了第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大成功。《最后一课》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当时正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时期,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地区。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
4、,普鲁士政府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三、正音正字。郝hǎo叟sǒu懊ào悔字帖tiè强qiǎng迫踱duó步哽咽gěngyè四、整体感知课文,深入探讨(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1.分析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发展埋下了伏笔。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今天的情形和平时
5、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平时上课最后一课气氛喧闹严肃学生一阵喧闹一切偏安安静静的教师严厉“很温和”,穿上了遇到重大事件才穿的漂亮的礼服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哪些语句能表达出这些思想?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五、小结:1、复述课文,理清本文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明确:“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
6、受。第二个阶段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第三个阶段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课上第四个阶段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板书设计:情节人物小弗郎士(线索:心理)上学路上(序幕)幼稚、怕提问课前(开端)疑惑、诧异线课上(发展)难受、懊悔索下课(高潮和结
7、局)悲愤、懂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