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80452
大小:247.3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2
《感知课文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课型:_____________授课时间:___月___日第____周星期____第___节设计人张雅玲学科语文时间2016年8月内容新授《雪》适用年级初二教学学习目标:1.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及文章的内涵。2.学习文章借景抒情、对比的表现方法。3.感悟和学习作者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南方雪景与北方雪景中蕴含的意义及作者的情感倾向。2.教学难点:赏析本文精炼、优美和内蕴丰厚、含义深刻的语言。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2.朗读课文,欣赏作者借景抒情的写法和清新优美的文字。3.初步感知作者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教学活动:(一)激情导入:老师清唱《我爱你,塞北的雪》,并在屏幕上投影歌词……1.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2.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用白玉般的身躯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你把生命溶进土地哟滋润着返青的麦苗迎春的花叶啊我爱你啊塞北的雪塞北的雪“这是首歌唱塞北的雪的名曲,作者赋予它怎样的品格?”……“对于雪,不同的人感想不一样。今天我们来看看1925年鲁迅对于雪的感想又是如何。”(二)自学展示(生举手发言,教师明确相关知识)1.作者简介:(从名字、身份、作品及其风格、文史上的地位及影响等方面谈)2.背景介绍:1924年岁暮,北方降雪,鲁迅身处北国,眼前是“大风吹雪盈空际”的景象,作者由此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飞雪联想到江南的雪景,思绪在回忆和现实中不断变幻……江南是鲁迅童年生活的地方,在作者记忆中,对故乡有许多美好的、温暖的回忆。如江南的雪,雪中美好的景色,总让人难以忘怀。 设计北国,是鲁迅现在生活的地方,环境很严酷。记忆中美好的故乡固然让人眷恋,但作为战士,现在更需要坚定、勇敢、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雪》这篇寓意深邃的散文诗。(可以让学生先回顾一下学过的鲁迅的作品,再次感受其思想的深邃性)3.字词检测:博识消释凛冽升腾褪尽脂粉奁磬口粘连朔方4.谈感受、说困惑.(疑惑留待后面解答)(三)课文朗读,整体感受(1.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体会2.思考: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域的雪景?)1.听录音2.抽读指名答问。(江南雪景和北方雪景。)(多媒体展示两组图片,通过对比,让学生先从感性上谈谈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不同:一幅是充满温情,色彩纷呈,生机勃勃,一幅是昂扬向上、飞腾旋转)(四)阅读分析分析(1-3小节)(小组合作探讨)1.课文第1小节至第3小节,描写了江南柔雪,也描写了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情景。出声读读,仔细品品,然后和同学探讨一下:这幅雪景图有何特点?是怎样描写的?(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画)(江南雪景图:总特征——滋润美艳之至具体描绘——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想像——胡蝶确乎没有;蜜蜂嗡嗡闹着;塑雪罗汉的孩子)2.作者对江南的雪有没有遗憾?从文中哪些话可以看出来?为什么遗憾?(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对塑雪罗汉的描写渗透了作者脉脉的温情以及对南方冬天的美好回忆。雪罗汉最终的消逝,隐含了作者对美好事物不能长久的惋惜。江南的雪滋润美艳、绚丽有趣,但这种美未经磨练,经不住考验,不能持久,所以说是一个遗憾。(五)检测反馈(学生根据板书小结)参考:“ 第一部分作者满怀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回忆江南雪冬的自然美景。虽是回忆,却是展望。虽是冬天却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在苦寂中,作者回忆儿时的生活。因为儿童是人类的春天,写儿童不拍严冬,朝气蓬勃,更加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殷切期待与热烈呼唤。文章虽未免流露寂寞的心情,但却闪烁着理想的光芒。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比较两幅雪景图,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及文章的内涵。2.学习文章借景抒情、对比的表现方法。3.赏析精炼、优美和内蕴丰厚、含义深刻的语言。教学活动:(一)复习导入(二)自学展示(学生谈阅读感受和困惑)(三)阅读分析分析(4——6小节)(小组合作探讨)1.课文第4小节至第6小节,写朔方飞雪的磅礴气势和朔方飞雪的精神。充满激情的读读这部分,然后探讨:北方的雪有哪些特点?有什么个性?作者是如何具体描绘的?(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画)特点:冰冷的、坚硬的、孤独的、灿烂的——追求自由、孤独奋斗、有献身精神具体描绘的句子:如粉如沙不粘连;屋上地上枯草上;旋风里蓬勃奋飞;日光里灿灿发光;天宇下旋转升腾等。2、作者称北方的雪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情感?(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他成为了雨的精魂——有坚强内核的灵魂。对北方的雪的喜爱、赞美!)(四)你对本文是否还有什么独特的理解?(本文含义深刻,学生一定会出现一些独特的理解,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多元思维)(五)探讨主旨及写作方法(先小组讨论交流,后班上交流)江南的雪固然滋润美艳,但在鲁迅的眼里,这种美未经磨练,不能保持长久。作者更欣赏“朔方的雪”,因为“朔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是“雨的精魂” 。它保持了追求自由、孤独奋斗的献身精神。在作者笔下,朔方的雪俨然是一个斗士,在孤独而顽强地战斗,在战斗中他的灵魂得到升华。鲁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这种精神也是鲁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在文章中,北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正是这种精神最为形象的体现。全文表达了作者对朔方的雪的独立张扬的个性和斗争精神的赞颂之情,也表达了作者愿意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的斗争精神。(资料佐证:鲁迅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站在沙漠上,看看飞砂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的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摸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本文借景抒情,作者的思想感情全都倾注于对景物的描绘中;用记忆中的江南的雪景与现实中的北方雪野对比,衬托出朔方雪野的空旷寂寞、荒凉寒冷。(六)品析佳句(学生自由畅谈,教师点拨,鼓励为主)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冰冷”“坚硬”强调了雪的不屈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是指江南的雪孕育着生命,具有轻柔和缓的特点。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不仅说明了江南雪的特点,也表露了作者对江南柔雪充满怀念与喜爱的感情。3、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些描写的只是自然界的雪吗?)这描写的不只是自然界的雪。作者用粗犷的笔调赋予了北方的雪强烈的个性色彩。这雪,实质上是鲁迅自身勇猛奋斗的精神的真实写照。4、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雨是雪的初始阶段,雪是雨的升华。作者用肯定的语气,赞扬了朔方飞雪追求自由的牺牲精神。5、作者在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的承接中间嵌入一个“但是” ,有什么意味?作者在看似不需要转折的地方嵌入一个“但是”,更加明确了作者的情感倾向。(七)延伸训练:你所知道的文学作品中有哪些是借描写雪来抒发情感的?能背诵几句并简单讲解一下吗?参考:《湖心亭看雪》、《沁园春.雪》、《江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引导学生简单谈谈借景抒情的好处)(八)检测反馈(学生根据板书小结)参考:“本文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和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因为它绝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体现了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作业:请你尝试通过描写一种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写一篇300字以内的短文。板书设计雪鲁迅赞颂朔方的雪独立张扬的个性和斗争精神;表现了作者愿意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的斗争精神。借景抒情对比 教学反思对于初中生来说,解读鲁迅的《雪》存在较大的难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深文浅教,由浅入深,让学生走进文本,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自然内化作者的写作情感。为了让学生主动学习,为了让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课前要求学生预习。第一堂课的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自查资料弄清相关的文学常识、写作背景、字音词义并试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内容。课堂上,由教师演唱殷秀梅的那首歌《我爱你,塞北的雪》导入新课,既为教学设置适当的情景,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接下来由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同时教师归纳、落实相关知识点,还要让学生与大家分享自己初读课文的感受,并提出心中的疑惑以便稍后共同解答。分析课文之前安排一段时间用来朗读课文,对培养语感、理解内容、营造热烈气氛等均十分有益。授课时,既按计划,又要考虑学生的需求,解决他们预习中的疑点。首先从文字入手,在作者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描绘中去感受江南雪的热闹美好与朔方雪的孤独奋飞。然后,在两幅雪景的比较中体会作者的内心孤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朔方雪的赞美之情。再进而走近鲁迅的生命,去感受他那在孤独中仍奋然前行的精神,并以此激励自己去坚强面对今后的人生。这就使文章主旨及写作方法的归纳显得水到渠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了不限制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设计了“你对本文是否还有什么独特的理解?”这一问题,此环节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文分析之后品析重点语句,不仅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体会准确的词语对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更能显出语文课的语文味。课本上的文章只是用来教学的例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因此教学中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以致用:背诵几句文学作品中借描写雪来抒发情感的语句;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写短文。板书设计,展示了课文的主要思想内容、写作方法,两大板块的结构一目了然,可说是言简意赅,形式较为美观。另外,让学生根据板书小结,使课堂教学有收束,也是一种巩固知识点的检测反馈。总之,本课的教学重点突出,多媒体有效地辅助教学,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