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心得体会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心得体会

ID:42839989

大小:20.7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心得体会_第1页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心得体会_第2页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心得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心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读《尼各马可伦理学》有感学号:20141303073姓名:陈淑云班级:全广告1401这个学期我读了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我知道最早提出"善"概念的是苏格拉底,并且他认为"善"是人生最高的目的。在本书中,亚里士多德沿用了苏格拉底对"善"的概念并且作为他研究幸福逻辑的起点。亚里士多德研究的"善"是以"人"作为对象的,即人的目的和活动是他说关注的。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善"是和人的行为密切相关的。而"善"作为幸福的一种体现是和幸福密切相联系的。亚里士多德将"善"分为三种,夕卜在的善,身体的善和灵魂的善。"

2、至善"是此三种善的结合,就是所谓的善的顶点。亚里士多德提出”合乎德性”,在他看来,德性分为两种,一种是理性的德性,即后天的教育培养出来的,经过思考和推理获得的。另一种则是伦理的德性,即后天的风俗习惯所熏陶出来的。再者,幸福是现世的,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但是,幸福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是动态发展着的。那么,怎么样才是通往幸福的途径呢?首先是公正,公正是整个德性。其实在古希腊中,公正也被看做是一种独特的政治美德,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也把它作为是治理城邦的基本原则,亚里士多德认同这一点,也把公正作为幸福的途径,所以

3、说,公正对于幸福来说是一个必要的前提。第二点,就是快乐,快乐是通往幸福的途径之一。虽然说幸福不完全等同于快乐,但是幸福并不排斥快乐。幸福作为一种现实的活动,需要快乐来补充。把德性、理性与快乐相融合,这样才会有善的快乐。追求美好的事物才会让人感到快乐。第三点就是中道,什么是冲道〃呢?中道是亚里士多德思想中的特征之一。与〃中庸"有相似之处。德性既然是关于感受和行为的,那么这些感受和行为就存在三种程度情况,过度,不及和中间。只有”中道”才是合乎德性的,所以要注意遵循"中道"的原则,才能获得"善"的幸福。最后一点就

4、是德性和至善。幸福是通过德性获取的,德性在幸福的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具备德性的条件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当然,幸福光靠内在也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外在的善,比如良好的环境和和睦的家庭等,此外,还要有身体的善才能有机会和能力去享受幸福O亚里士多德关于友爱的讨论,很有意思。亚里士多德讨论了三个层面的友爱:有用的、快乐的、善的或有德性的。他认为快乐的和有用的友爱建立在某种交易的基础上,存在利害关系,因此难以长久;而善的友爱是因为对方自身之故的、既善也愉悦和有用的、持久的。具体来说,完善的友爱具有下面的特

5、征:其一,是德性上相似的人之间的友爱,因为他们相互间都因对方自身之故而希望他好,因此这样的友爱只要他们还是好人就一直保持着,而显而易见德性是一种持久的品质;其二,相互友爱的人希望共同生活,就好像一个人与其自身一切生活一样,因为这能令两人都感到愉悦;其三,两个有德性的人从对方这种友爰中得到的东西是相同或相似的,且这种东西不像有用、快乐那样转瞬即逝;其四,爱是一种感情上的过度,因此就人的本性上来说,友爱是排他的,它甚至只能为一个人享有。友爱的这些特征也揭示了这种品质的内在张力:一个幸福的人,即自足的人,为何还需

6、要朋友?或者这种具有完善道德的人能够找到朋友吗?总而言之,伦理学的目的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得更好。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生活需要有i整体观,这一观点非常深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