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琢中国教育报学者谈治学专栏我的治学观:博览慎思取舍谨严湖南汉寿二中

吕琢中国教育报学者谈治学专栏我的治学观:博览慎思取舍谨严湖南汉寿二中

ID:42692926

大小:3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0

吕琢中国教育报学者谈治学专栏我的治学观:博览慎思取舍谨严湖南汉寿二中_第1页
吕琢中国教育报学者谈治学专栏我的治学观:博览慎思取舍谨严湖南汉寿二中_第2页
吕琢中国教育报学者谈治学专栏我的治学观:博览慎思取舍谨严湖南汉寿二中_第3页
吕琢中国教育报学者谈治学专栏我的治学观:博览慎思取舍谨严湖南汉寿二中_第4页
吕琢中国教育报学者谈治学专栏我的治学观:博览慎思取舍谨严湖南汉寿二中_第5页
资源描述:

《吕琢中国教育报学者谈治学专栏我的治学观:博览慎思取舍谨严湖南汉寿二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吕琢中国教育报学者谈治学专栏我的治学观:博览慎思取舍谨严湖南汉寿二中今年四月中旬,我接到北师大导师和校刊学术报《文史知识》约稿,盛情邀请我写点关于读博士的心路历程和有关我的治学观,让我谈治学之道。我本来没有取得什么成绩,当然也没有什么经验好总结。但又想,《文史知识》创刊85年來,以高雅的学术刊物享誉学术界。我不好推脱,就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业务”,本文我就个人读博士后,谈谈我的治学观。我算不上专家名流,既然已从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毕业,执教近三十年,决不说与学无缘。平生虽无极高造诣,但总有一些感受,其中不泛自己的见识,与学术界同仁交流一下意见,互补短长

2、,我想总还是是一件十分有益的工作吧。所谓“治学”就是研治学问。学问学问,就是学而好问。一般人读书甚多,问得极少,这其中可能学习中的问题又在学习中得到了解决,无需请教别人,但也可能只顾看,不开动机器,发现不了问题,也就无从问起。不学无从发问,不问得不到知识的精髓,达不到研治的境界。一、治学态度高于方法。学者治学,多重视方法,这是臺无疑问的,因为方法是治学成败的关键,好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而拙劣的、错误的方法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然而,从政治生活中“历练”出来的徐复观先生却独具慧眼,明确表达过这样的看法:“在我看,态度问题,比方法问题更重要。”在《学术与政治Z

3、间》(乙集)自序屮,他写道:“其实,人类文化,都是由堂堂正正的人所创造出来,都要由堂堂正正的人传承下去。只有由平实正常的心理所形成的堂堂正正的态度,才能把古今中外的文化,平铺在自己面前,一任自己理性良心的评判,选择、吸收,消化。”之所以有此看法,乃是当时学风堕落、学者人格堕落使然。在徐先生看來,作为一名学者,“无真实国族社会之爱,即不能有人类之爱。无人类之爱,则心灵封锁鄙恶,决不能发现人生。此种人,此种作品,皆与文学无关。”徐先生临终Z前,念念不忘的《两汉经学史》的写作,他躺在病床上,白知生命不久,便与老朋友说出白己最大的遗憾,“已活了这么大年龄,应当死了;可惜想

4、写的《两汉经学史》,竟没有动笔的机会。因为这种冷题目,我不动笔,是没有人动笔的。”可见,其写作的动因,除了绍述中华学术外,绝无任何私利。徐复观先生之所以秉持“态度高于方法”之见解,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儒者。为己之学乃在于了解自己、开辟自己、建立自己,最终是成就自己的德性,所谓儒者“明理见性,见性成人”;儒者为学的目的就是“成人”之学,“求仁”的态度乃是为学根本性前提,正如阳明所谓“学者先立其大”一样,真诚的态度决定了儒者之学的品性和格局。二、学与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论语》一言蔽之,一语中的。后继儒家苟子借《劝学》加以演绎,遂成传世

5、名篇。学子大凡都有“学”Z宏愿,也有寒窗苦读功夫。但学而不思、学而不化,着实可惜。这样的学,充其量学成“寻章摘句老雕虫”。不思则迷惘,心中乱网一张,管用吗?当然,思的前提还是要学,否则空中楼阁,无济于事。学是吸收,多多益善;思是升华,不可或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翻阅《论语》,我总为孔门师徒的精诚所感召。孔子自我评价:“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Z好学也。”评价门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由此,对韩愈《师说》中“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的推断不免更认可。现代生活,步履匆匆。“没有吋间读书”几乎成了某些从政者的口头禅。信息化吋

6、代,阅读的快餐化、碎片化,又使得“学与思”割裂。不读原著,不读全本,不愿阅读,不深阅读,让我们的思想变成“为无源头活水来”的碎萍一池。“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这是激发学习的热情。“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推崇学习的意义。“古Z学者为己,今Z学者为人”,这是追问学习的本质与目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是点拨学习的方略与路径。“道听而途说,徳之弃也。”孔子聪明,更开明。或许周游列国时那次“眼见为虚”(错怪弟子做饭先偷尝)的教训让老人家心有戚戚。因而,他要搞个备忘录:“众恶Z,必察焉;众好Z,必察

7、焉”“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知(智)者不惑”。由学而思,由思而行,儒家的智慧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反思。于是有了“四绝”之戒与“九思”之勉。“四绝”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大意为不凭空臆断,不绝对肯定,不固执一面,不自以为是)。“九思”为全方位系统思维:“视思明,色思温,貌思恭,听思聪,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能如是,当为“君子”;否则,难去“小人”Z虞?三、学与行。儒家追求精神不朽,旨在“立业而立人”。“太上立徳,其次立功,其次立言。”通读《论语》,处处可见“三立”踪影。“立”的前提是“学”,学的提升是“思”,思的跃迁是“行”,行的反哺

8、是“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