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双因素理论

检验双因素理论

ID:42624761

大小:10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9

检验双因素理论_第1页
检验双因素理论_第2页
检验双因素理论_第3页
检验双因素理论_第4页
检验双因素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检验双因素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后工业社会工作场所中的后实利主义价值观:美韩比较研究以检验英格尔哈特的价值转变理论朴淳梧,小尼古拉斯P.洛弗里奇,布伦特.斯蒂尔在当代比较政府领域,罗纳德.英格尔哈特的著述(RonaldInglehart:1971,19771979,1981,1982)倍受关注并得到广泛的讨论。英格尔哈特及其支持者(Daltonetal.,1984;Mil-brath,1984)和批评者(WattsandWandesforde-Smith,1980;CotgroveandDuff,1981)的多项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是西方富裕国家公民中,

2、特别是青年公民中,正在出现的新的价值观结构。英格尔哈特认为,阿伯拉罕.马斯洛关于个人一生中需求成熟的理论同样可以用理解社会价值观的转变。马斯洛假定,存在一个可论证的“需求层次”和“需求次序”。当低层次的生理需求(生存)未得到满足时,它对个人来说总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得到满足,个人关注的焦点就会沿需求层次“向上”移动,开始考虑未来的安全,期望被同伴接受并获得他人的情感,追求自尊,最后追求最高层次的满足-自我实现。。约翰.迈纳把自我实现表述为“一种实现或发挥个人全部潜力的愿望”。用马斯洛自己的话来说,自我实现就是使人“变得更接

3、近自我,变成他有能力变成的任何事物。”英格尔哈特认为,西欧和北美富裕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日本)的发现表明,这些社会中的价值观转变过程直接呈现出需求层次性替换的特征。这些最幸运国家的人民经历了长期的和平和繁荣,他们的低层次需求如生存、安全业已得到满足,因而开始——特别是在战后几代人中——追求高层次的需求满足,如归属感、自尊、自我实现。英格尔哈特所强调的最重要的价值变化之一,是人们强烈要求参与社会决策过程——包括参与政府、社区、工作场所的决策过程。据认为,归属感、自尊、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的实现都要求相当程度的个人介入。

4、“工作生活质量”研究的发展反映了这一观点,组织理论和英格尔哈特等人对后工业社会价值变化现象的研究也反映了这一观点(关于这些研究的描述请参见Davidetal.,1975;O'Toole,1984)。相当一部分组织理论家意识到,由于个人获得更多权力已成为社会发展总趋势,组织设计和管理实践朝参与型发展是“不可避免的”(Patchen,1964;MilesandRitchie,1971;Lawler,1986;Golembiewski,1986)。1.一个争议中的概念虽然在大多数熟悉价值转变理论的学者看来,把马斯洛的理论推广运

5、用于整个社会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但我们应该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心理学家对马斯洛最初主张的价值仍有很大争议(Robertetal.,1971;WanousandZwany,1977)。人们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收集支持马斯洛需求层次和需求次序理论的经验证据,但这些努力的结果总体上说是令人失望的(WahbaandBridwell,1976)。即使在奥尔德弗(Alderfer,1972)。克莱顿.奥尔德弗(1972)曾主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所认定的五个层次需求应压缩为三个基本层次,即“生存需求”、“关系需求”、“成长需求”。、劳勒

6、和萨特尔(LawlerandSuttle,1972)。劳勒和萨特尔(1972)与奥尔德弗一样,主张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应压缩成更少、更基本的类别。他们认为,只有两个可以明显区别开来的需求层次确实存在,第一是生理和安全层次;其他“高层次”需求可归于第二类,即高一级的激励因素层次。本文就韩美两国对工作场所参与的态度所做的比较研究恰属次类研究。_9_的研究中,争取证明需求层次和需求替进存在的努力也是十分零散的(HallandNougaim,1986;Huizings,1970;MitchellandMondgill,1976)。约

7、翰.迈纳(JohnMiner,1980:41)曾对这一方面的研究状况做了如下描述:显而易见,迄今的研究并未在很大程度上支持马斯洛的理论。这并不意味着这一理论是错误的,仅仅是说它尚未得到证实。运用其他研究方法也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就当前而言,有关证据不是令人信服的。即使马斯洛本人(1962:v-vi)对自己的主张也持相当审慎的态度-倾向于把它视为对人的潜力的一种有意义、有希望的研究途径,而非已经证实的客观事实的陈述。他对自己的工作做了如下描述:与我的前部著作一样,本书充满各种各样的断言。这些断言建立在小型试验、少量证据、

8、个人观察、理论推演甚至纯粹猜测之上。它们用概括的语言表述出来,以便人们证实其正确或错误。换言之,它们仅是些假设,提出以求证实而非最终信念。它们显然具相关性——其正确与否对心理学其他分支来说很重要。它们应该——我希望也会——推动这方面的研究。鉴于上述,我认为本书属于科学或前科学的范围,而不属规劝、个人心理学或个人信念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