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育理论

西方教育理论

ID:42595221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8

西方教育理论_第1页
西方教育理论_第2页
西方教育理论_第3页
西方教育理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西方教育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议西方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本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西方教育理论,从它的产生、发展、结果和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可概括为:原始(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再生(文艺复兴运动)、创立(近代社会)、发展(现代社会)四个阶段。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有: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爱弥儿》,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等。就其思想本质,则可揭示为:神性化、人性化、心理学化和现代化四大进程。一、神性化教育理论西方教育理论产生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图》就是既古老而又系统的经典。书中论述的教育理论,便是教育理论发展原始阶段神性化教育理论的典型

2、模式。柏拉图认定:神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人是神的创造物。”在理想的国家里,存在着“神造出来独具智慧的金质,意志坚强的银质,强烈情感的铜铁质”三种不同性质的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保持神所赋予的本性,以固定其社会地位和社会职责,建立“理想”的国家。于是,柏拉图就以“神性至上”、“神性至善”的思想为其教育理论的主导。使人接近神性、具有理性为其教育理论的核心。据此,他把人的心灵看作是由“欲望”、“精神”、“理性”三个部分组成的复杂整体。提出通过教育,对人的这些天性加以培养、训练,使之节制欲望,发展精神,富于理性,以接近神性.就成为教育的基本功能。并由此,拟定出一

3、套“金字塔式”的学校教育系统。7岁前儿童入养育院,实施故事、游戏、音乐、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始基。7—17岁铜铁质少年,入文法、弦琴、体操学校,实施读写算和“情感”教育,培养“节制”美德,成为生产劳动者。17—20岁银质青年,入“埃弗比(军事训练)团”,实施数学、几何、天文、音乐和“意志”教育,训练“勇敢”美德,既完成培养卫国者(军人)的任务,又为培养“哲学家”作准备。20一30岁金质人,实施“智慧”教育,培养“理性”;年满30岁,派去担任国家一般领导职务;少数“天赋特厚”、“敏而好学”的具有特殊才能者,再用五年时间去研究辩证法,到35岁再派去担任国家重要官

4、吏;其中极个别出类拔萃者,再经过十五年服务于政治、军事的实际锻炼,确已获得丰富经验而“理性纯全”者,50岁才能成为“哲学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柏拉图的这种神性化教育理论,作为治国的理想而提出,就其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重视教育与哲学、政治生活的直接联系,重视各种学科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实际作用,提出智慧、意志、情感、心灵等心理学上的问题及其在教育理论上的运用,拟定出幼儿早期教育、分级学校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的学校系统等,都是教育史上弥足珍惜,可供批判借鉴的。事实上,这种教育理论,的确成了西方教育溪流中的一个重要源泉。社会发展到了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为

5、适应新兴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需要,在其教育论著《大教学论》中,提出了人道主义,创立了“人道”和“神道”相结合的思想。既推崇神性,又提倡人性;既坚决反对皈依上帝,又强调遵循自然;既注重人自身自然形成的作用与人为训练之间的平衡关系,又重视人的自然本性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这就成为西方教育理论发展再生阶段的一种理论模式;成为教育理论从种性化向人生化过渡的重要标志。二、人性化教育理论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使希腊文化获得再生,封建文化开始崩溃,人道主义文化蓬勃发展。法国天才奇特的人物卢梭,深受人道主义、启蒙思想的影响,接受了自然教育的思想观点。他猛烈抨击传统文化束缚人的

6、自然本性的发展,写下了不朽的篇章《爱弥尔》,放射出教育的曙光,开辟了教育理论发展的人性化道路。在《爱弥儿》中,卢梭提出了教育必须“适合于人,适合于人的心”的自然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应把儿童当儿童看待,顺应儿童身心的发展,尊重儿童个性,发展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使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他提出儿童要经过“使儿童才能和器官得到内在发展而‘受之于自然’的,人为地使儿童才能和器官得到发展而‘受之于人’的,使儿童从外界事物影响中获得良好经验而‘受之于物’的这样三种相当于遗传、环境和教育三者对人的发展起作用的教育”。并且,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实施:从初生至两岁阶段的

7、发展身体健康教育;二至十二岁阶段的体育和发展“感官”教育;十三至十五岁阶段的智育和劳动教育;十五岁至成人阶段的道德教育。以实现培养既有农民和运动家的身手,又有哲学家的头脑,身心两健的、体劳智德和谐发展的自然人的教育目的。这种人性化的教育理论,恰好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给教育理论与实践带来了巨大变革,形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一股潮流,为西方教育理论发展走向心理学化的道路扎下了根基。三、心理学化教育理论十八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明确地提出:“教育作为一种科学……是要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在其教育论著《普通教育学》中,就以他的“统觉论”为基础的观念心理学

8、来论述教育、教学工作规律的教育理论体系。这就使教育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