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248968
大小:1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0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与比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比和比例的复习教案课题:比和比例的复习学段:小学高年级年级:六学科:数学授课时间:2017年4月26日授课地点:龙江小学执教教师:杨子虎教学目标:1、复习比和比例的概念,熟练掌握解比例、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2、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形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3、通过比例的练习,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4、使学生明确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整理和复习的能力。5、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内容分析:这一小节的主要内容是复习比例的意义
2、与性质、比例尺的知识。教材首先把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归纳成表,通过对比弄清比和比例的概念,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有哪些应用。学好本课时内容为后面学习正反比例及比例应用题作好准备。本课时的重点是:教会学生整理的方法,明确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学生综合复习的能力。教学对象分析:六年级的学生面对升学考试,需要把小学的知识做一归纳和总结,可是在前面学生很少受到这方面的训练。学生对知识归纳和整理的能力非常低,导致学习出现困难,出力却不出成绩。教会学生整理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教
3、学用品: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谁能用比的知识说说咱们班男女同学的人数情况?生:---------。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设计意图:从现成的素材入手,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二、小组交流。昨天老师已经布置了同学们回去进行整理和复习,下面让我们先来相互交流一下。要求:(1)向你的同位说说你整理了哪些内容。(2)把你遗漏的地方补充完整。(3)向小组内整理好的同学学习整理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查缺补漏,明确要求,学生有法可依。)三、班内交流:通过你
4、和小内同学的交流,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整理和复习的能力)四、老师和学生一起整理。(1)什么是比?能举个例子说说吗?如:2:3=2÷3=238:12=8÷12=23观察这两个比,可以用等号连接吗?连接起来就是什么?说说什么是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判断:任意两个数(零除外)都能组成比。任意两个比都能组成比例。(3)除了和比例有关系,还和分数、除法有关系,说说比、分数、除法的联系和区别。小练习:24÷()=38=():24=()%比和比例有联系也有区别,在哪些地方存
5、在着区别?意义不一样。各部分组成不一样。举例说说基本性质不一样。举例说说比的基本性质可以用来作什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用来作什么?练习:解比例:12:X==3:4化简比:0.7:0.25=(1吨):(250千克)=求比值:12:3=想一想:求比值和化简比有什么区别?(5)比例尺:判断:比例尺是面积之比。比例尺的图上距离永远比实际距离小。练习学校有一个圆形花坛,如下图:测出有关数据,计算出这个花坛的实际占地面积。比例尺:0102030米(设计意图:本段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老师整理的方法和技巧,在
6、亲身经历中体会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注意观点的教育)五、
7、教师总结整理的方法。(设计意图:总结时注重方法的指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五、展示学生整理的网络图,通过对比,说说老师和学生整理的优缺点。(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七、小测验。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重点体现了五个为主:(1)以学生为主。学生自己先整理、交流、汇报,教师只是起着沟通学生和教材的作用。(2)以课本为主。在复习中,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把课本和资料有机结合,使之互为
8、补充,相得益彰。(3)以课内为主。把问题尽量解决在课堂上。上课前认真作好准备,学生课前进行整理,教师精心准备教案,教学过程中,精讲精练。(4)以练为主。教师边讲边练,练习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体现了基础性、层次性。(5)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学生整理和复习的方法不是很熟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点拨,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学生在学习中不但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学会学习,这是本课时的一个重要目标。教会学生学习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每一节课中不断的渗透,长此以往,才能正提高学生的能力。比和比例的练习题
9、★想一想,填一填1一件工作,甲2小时完成,乙3小时完成,甲乙所用时间的比是(),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如果两人合作完成时,甲的工作量和乙的工作量的比是()。2、如果A×3=B×5那么A:B=():()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为25,另一个内项是()。*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共长14厘米,他们的长度之比是3:4,如果斜边长10厘米,那么斜边上的高是()厘米。★火眼金睛识真假1、有一个机器零件长1.5毫米,在图上表示是3厘米,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是()A1:20B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