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171483
大小:18.1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9
《2019高尔基海燕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尔基海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记住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课的字词。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3、理解海燕的形象,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情感,品析语言。 2、以学习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海燕不惧怕困难,敢于与困难斗争的精神。 2、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地情感态度。 1、在反复诵读中,
2、揣摩作品的语言和手法。 2、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 3、学习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精神. 教学难点: 1、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2、学习对比、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探究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小草》,引出“象征”的写作手法。 象征:它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作用:委婉曲折含蓄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可
3、感 引入高尔基的《海燕》。 二、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 高尔基,俄国作家,俄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生在木工家庭,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曾流浪俄国各地,经历丰富。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作品多半是描写沙皇统治下的人民的痛苦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905年和列宁会面,思想上受了很大影响,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是“一本很及时的好书”。高尔基的小说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海燕》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
4、,是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辉煌诗篇。高尔基写这首诗是在一九0五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写成了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它的结尾部分,就是著名的《海燕》。 三、初步感知课文 1、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 呻吟S
5、hēnyín胆怯qiè翡翠fěi掠起lüè蜿蜒wānyán 一晃huáng吓唬xià口号hào 晃动huăng恐吓hè号叫háo 2,听配乐朗诵,学生可跟着读,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3、自由读,可以选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拿手的一段或几段来朗诵。 4、抽几位同学进行段落朗诵比赛 四、分析海燕的形象及象征意义 勾画出表现海燕英姿、叫喊的语句,并谈谈你对海燕这一形象的感受。如:仿句说话: “从————诗句中我读到了海燕的。” “从————诗句中我读到了海燕的。 “从————诗句中我读到了海燕
6、的。” 1、“在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的飞翔。” 2、“高傲的、黑色的精灵,——它一边大笑,它一边高叫------它笑那些乌云,它为欢乐而高叫!” 3、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 4、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 文章除了对海燕进行描写外,还写了哪些动物?为何还要写海鸭、海鸥、企鹅等? 分析象征意义,完成连线题 海燕: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暴风雨:俄国人民席卷一切的革命风暴。 大海:俄国广大的人民群众。 风、云、雷、电:沙皇
7、的统治势力。 海鸥、海鸭、企鹅: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请给文章拟一个副标题 勇敢的斗士反抗的精灵反抗暴风雨的勇士 四、总结 主旨:本文通过对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大海景象的描绘和对海燕战斗雄姿的刻画,深刻反映了革命爆发前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写作特色:请学生从语言风格、写作技法两方面用概括性的语言说说: 《海燕》美在————? 五、情感迁移 在每个
8、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考验。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你该怎样做呢?请用几句名言来为我们点亮心灯,为我们的人生鼓劲: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课外延伸: 1.摘抄“逆流勇进”主题的名言警句 2.模仿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写一首散文诗,字数不定。 板书设计: 海燕 高尔基 反抗的精灵勇敢的斗士 胜利的预言家革命的先驱 渴望暴风雨的勇士迎接暴风雨的勇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