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78609
大小: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7
《谈谈新闻中求异思维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谈新闻中求异思维的运用新闻业务的创新,要“全局在胸”。只有“全局在胸”,才能大处着眼,找出选题、取材、角度等宏观层次创新的突破口。但是,仅仅找到大处着眼的突破口是不够的,还必须小处着手,掌握微观层次创新的技巧,在结构、语言、背景、细节和某些特殊因素的运用上,能够与众不同,体现出新颖、独创、奇特的风格。这种追求与众不同的思维,属于求异思维,新闻工作者应该是求异思维十分发达的人。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新思维,是通过对已有经验的奇妙综合,产生某种崭新思想的过程。人们开展各种活动,从事各项工作的时候,思维定势(即按一种I古I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表
2、现出思维的方向)在发生作用。在新闻业务微观层次的创新中,求异思维可以从哪些地方“切入”呢?一、采访中不迷信于已有“定论”的看法得到某个信息后,你要问一个“是这样吗?”不搞与客观事实有距离的“公认的”(甚至是某个领导充分肯定的)报道。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在求异思维的指导下,经过深入采访获得了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后,记者要做到不唯上而唯实。二、结构上不拘泥于固定格式,在求异上花气力,灵活多样作安排在我们写新闻消息的时候,常常会使用“倒金字塔”的写作结构,“倒金字塔”结构的出现和稳定,使消息这种体裁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因
3、为,新闻传播不能不考虑到新闻事实本身的重要性和受众的兴趣。“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还要写下去,读者也还要读下去。它,还不可能从地球上消失。但是,倒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和自由式结构等从形式上区分的方式都在不断地变化。这是因为现实生活更复杂了,新闻竞争更激烈了,受众的耍求更高了。现有的几种结构,已经满足不了传播的需要。因此,按新闻报道的内容划分,又有了延缓兴趣结构(悬念结构)、时间顺序结构(编年史结构)、积累模式,首先在西方新闻界涌现,近几年,国内也逐渐多起来。当代的消息,无论采取什么结构,仍然都要求明白地交代新闻诸要素,都要求具有大众传播
4、特有的那种传播畅通性能。由“倒金字塔”结构“独占鳌头”到从实际出发,从多种结构中灵活选用一种,这是创新、进步,因为这种变化完全符合科学的创造新思维发展的规律。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时候,把找出尽可能多的方案的思维叫发散式思维,而把从众多的方案中发现最佳方案的思维叫收敛式思维。把发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结合起来,是发明家广泛采用的一条发明原理。透过这条发明原理,就可以弄明白为什么从“倒金字塔”“一统天下”到多种结构灵活采用是一种进步,是创新的必耍步骤。三、表达上精心地捕捉个性语言在各项新闻业务屮,没有一项能够离开语言这个因素。新闻语言的首要条件
5、是具体、准确、简练、通俗。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达不到这些要求,新闻的传播就会遇到障碍。但是,仅仅达到这些要求,还不能说是富有新意的创新佳篇。创新,在语言上的主要标志是捕捉那些鲜明的、生动的修改语言。不但直接引语要有个性,就是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所用的语言也应该是个性语言。个性语言是反映客体特征和作者气质的语言,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就是与众不同的语言。在新闻实践中,只有使用个性语言,才能生动地表达富有特征的事实,才能使稿件“活”起来,才能给广大受众以突出的感受、深刻的印象。把上述关于个性评语言的观点运用于实践,则还必须辅之以一个实事求是的原
6、则,那就是:在实际生活中,再好的创新佳篇,再好的典范文章,也不可能是字字珠巩、句句皆厅。在大量的一般性语言中,特别是在作品的开头,能够“铸”进若干“珠巩”、奇句,就有了新意了。新闻工作者捕捉个性语言,不能像作家那样通过慢慢琢磨、细细品味来实现,更不能如古人所说的那样“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新闻工作者置身于较快的生活节奏,新闻业务中的个性语言主要通过采访时的“有意”注意(即:有预定目的、需要作一定努力的注意)和具有敏捷性思维品质的思维来获得。这就是说,要想创新,采访时得格外留心个性语言,并以作出迅速反应。四、内容上巧用背景和细节在消息
7、写作中,既要求交代“为什么”,又要求用事实说话,这个矛盾靠什么来解决?主要靠巧用背景来解决。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巧用背景,就是掌握了通过使用背景来发言的技巧,犹如给自己增加了一种既可向受众宣传、又不易为受众所觉察的语言——背景语言,巧用背景,可以使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业务这个处处受到限制的领域里自由驰骋。有志丁求异创新,不可不把眼光投向“背景”这根“魔棒”。所谓巧用,一是指背景材料选得恰如其分,能够胜任或衬托主题,或交代原因,或阐明意义,或增添情趣,或表达倾向等任务;二是详略得当,“就位”(背景没有固定的位置),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背景语
8、言。新闻报道中的细节,具有I•分重要的作用。在西方新闻界,不会捕捉细节,被认为是记者无能的表现,作品苍白的根源。近年来,西方记者善于捕捉细节的风格,已经引起了国内许多同行的注意。一位名记者说,在外国记者的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