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高职外语多元识读教学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外语多元识读教学探索摘要:现代科技的进步带來了沟通方式的多元化,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推动了外语教学方式的变革,英语教学逐渐从传统的识读教育转向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依据Kress&vanLeeuwen提出的多模态教学模式理论,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多元识读能力教学模式。从书面多模态识读入手,构建课堂多媒体教学情境,利用网络拓展课外多模态任务,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和思辨能力。关键词:多模态;多元识读;培养模式AnExplorationonMultiliteraciesTeachinginThree-yearCollege
2、EnglighClassroomsAbstract:Thevarietyofcommunicationmethodsbroughtbythedevelopmentofmoderntechnology,togetherwiththeextensiveusageofmulti-medialeadstotherevolutioninthefieldforeignlanguageteaching・Consequently,thefocusofEnglishteachinghasbeenshiftedfromtraditionalliteracytothe
3、cultivationofmultimodality.BasedonthemultimodalityteachingmethodologypresentedbyKress&VanLeeuwen,thepaperillustratesthemodeofcultivatingmultiliteraciesamongathree-yearcollege・Acombinationofclassroommultimodalteachingwithextracurricularpracticewillbehelpfultofosterstudents'abi
4、lityofknowledgeconstructionandcriticalthinking.Theconcretestepsincludetheacknowledgementoftheusageofcommonmodesinthetextbook,teachinginthecontextofclassroommedia,aswellasthemultimodalityassignments・Keywords:Multimodality;Mutltiliteracies;ModeofCultivation一、引言新媒介时代人类交流方式趋于多样化,
5、带来了识读教育领域的变革。新伦敦小组(NewLondonGiwp)率先提出了多元识读(Multiliteracies)和多元识读教学法的概念,强调外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习者的多元识读能力和多模态运用的能力⑴。这一概念的提出引发了多元识读研究的热潮,在此理论基础上,诸多国家开始了外语教学的改革,对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贡献了宝贵的经验和有价值的建议。国内学者李战子刃、胡壮麟⑶、朱永生⑷、韦琴红役葛俊丽和罗晓燕⑹、张义君⑺、张德禄⑻等从理论解读和教学实践角度对多元识读进行了研究,内容覆盖了多模态话语分析模型构建、多元识读能力的调查,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
6、途径探讨,及多元识读能力的实证研究。多元识读能力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的新热点。本文所讨论的识读沿用了Williamson的定义,即认为多元识读指“具有能阅读所能接触的各种媒体和模态的信息,并能循此产生相应的材料,如阅读互联网或互动的多媒体”⑼。这一理念突破了仅在文字符号层面理解语篇的局限,强调理解多模态符号的协同构建意义的作用。新的媒介环境下的英语教学需要融入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的理念,利用多模态的资源,鼓励学生对多种符号蕴含的信息进行识读分析,并积极使用各种符号实现意义的构建。Kress&VanLeeuwen指出为培养多元识读能力,可将面授
7、课堂与多媒体课堂相结合,利用语言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色彩、表情和其他符号资源來激发学生的视、听、触觉多种感官协同运作以全面、准确地获取信息和构建意义1役本文尝试从书面多模态语篇的识读和课外教学资源的延伸两方面探讨在高职英语课堂坏境下,如何有效运用文字、图像图表、版式、音频视频及其他资源进行多元识读的教学。二、书面多模态语篇的识读多模态性是现代语篇的基本特征。现代教科书中包含着复杂的图像,独特的版面设计,逐渐呈现出图文并茂、图像图表文字相结合的多模态特点。笔者所教授专业使用的牛津大学出版的NewHeadway(新航线)是一套具有典型多模态特征的
8、教材,其中文字、图片、色彩、音频、视频多种模态竞相争艳。有效使用书面语篇中各种符号,鼓励学生对其意义进行识读,是树立学生多元识读意识的基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