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861848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3
《魅力德育模式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魅力德育模式初探潘得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梁家墩镇中心学校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多将学牛置于被教育者的地位,而忽视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学校德育把一些具体的、相对固定的道德原则和传统灌输给学牛,这种模式因其系统性、强制性的特点决定其有长久的生命力,但很明显这种德育模式魅力不够,实效性不强,亲和力较差。因此如何构建一种对学生具有亲和力的魅力德育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魅力德育模式,强调发展学牛的自主意识,通过广泛开展多种德育活动,进行学科渗透,以及教师人格的感召和对其行为的评价,使学生主动取得进步。构建这种德育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优化环
2、境渗透德育魅力“蓬牛麻中,不扶而直”,形象地说明了环境的重要作用。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即人为地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教育情境。它可以概括为“硬环境”与“软环境”两大方面。硬环境,是指物质环境。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是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优化育人环境、增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应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以达到“每一堵墙壁都说话”,“每一寸土地都育人”的目的;软环境,是指师牛的群体心理环境,或称精神环境。学校应注意育人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使学牛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与教育。由于学校环境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可控性和
3、导向性,因此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形成和发展,有着某种决定性的教育意义。二、在学科教学中彰显德育魅力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德育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充实教育内容,改进教法和学法,优化学生道德认知结构,紧贴时代,彰显德育魅力。在其它学科教学中教师应把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与情感体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强化渗透意识,依据学科教材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道德品质实际,挖掘教材中德育的内容,进行渗透,做到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如地理课可以通过对本国资源的了解、考察,激发学
4、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历史课可以通过学习、参观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三、在活动中体验德育魅力任何一个道德认识的确立、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必须让德育主体反复实践,不断体验,才能形成内化。全面而真实的实践活动,亲身而真切的内心体验,是提高德育魅力的关键。新课程改革强调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融于学校每一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因此学校的每一项活动必须有意识的考虑其德育魅力的发挥。因此,我们的德育活动就要符合学生实际,从学生年龄特点、性格特征出发;从学生的身边小事、生活环境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进行。如针对学生中存在的热点、模糊问
5、题,可以在学生中展开讨论,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并结合重大节日,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爱亲人、爱同学、爱校、爱国、爱党等方面的系列征文、教育活动,如“感恩父母”、“我心目中的老师”征文等,并主张说身边的事、写身边的人,从而缩小与榜样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德育的魅力。四、以教师的高尚人格升华德育魅力学生正处于立德行、塑人格的重要吋期,其情感、意志、行为都具有不稳定性,教师的榜样形象会成为他们最直观的模仿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观察着、思考着、效仿着。教师的言行、思维方式等等都
6、会长久地萦绕在学生的心中,影响着学生的观念、行为,甚至是人生道路的选择。“野蛮带来野蛮,仁爱产生仁爱。”因此,对于中小学学生而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其他任何魅力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圣言以及任何奖惩制度都无法代替的。因此,教师必须言行、表里如一,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并将德育要求内化为主观需要。五、在自我教育中感知德育魅力德育既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更是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应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德育的意识,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德育。学生自主德育以“做有责任感的人”为德育目标,以“六自”方针(生
7、活自理、环境自建、行为自律、学习自觉、体格自强、创新自励)为依据,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要,设计德育评价指标,制定品德规范和行为计划,在解决自身问题中进行德行修养。学生在自主德育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并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德育过程中对德育认知、情感、行为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自主德育能满足学生追求自我完善的潜在愿望,能获得成功和成长的体验,并由此获得不断进步的动力。六、以评价强化德育魅力由于评价结果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价值取向有直接的导向作用。所以要彻底改变以分数作为惟一评价依据的评价方式。建立一套促进学生思维
8、、个性、品德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倡激励性评价、多元化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不但要注重评价对象的过去,更要着眼于评价对象的现在和未来,让学生在科学的评价体系中强化自我约束,在不断进行的自我评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