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二单元:民风民俗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二单元:民风民俗

ID:41630048

大小:52.4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8-29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二单元:民风民俗_第1页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二单元:民风民俗_第2页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二单元:民风民俗_第3页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二单元:民风民俗_第4页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二单元:民风民俗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二单元:民风民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课文导读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民居、不一样的服饰、不一样的饮食习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欣赏那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14个生字。2.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3.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4.引发探究兴趣和阅读兴趣

2、,就自己感兴趣的某方面习俗展开社会调查。二、学习重点: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三、学习难点:运用学到的方法练习表达。四、学法提示:通过阅读单元导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组课文是以“民风民俗”为主题组织单元的,目的是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中的几朵花是什么样的。1.同学们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要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民俗风情的材料,并与“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学科内容相结合,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扩展知识面,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2.学习每篇课文前,同学们都要兼顾4篇课文

3、的不同方面去搜集民俗的材料,及时总结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列出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为“交流平台”中的单元小结做好准备。3.同学们在读书时,不仅要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写了什么,还要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怎样来写的。4.就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某一方面民俗开展社会调查,了解自己身边的民俗。五、学习准备:课前结合本单元课文内容搜集有关民俗方面的资料。六、学习课时: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2课时,精读课文2课时,略读课文4〜5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1〜2课时。6北

4、京的春节学习目标: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学习重、难点:1•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2•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学习准备:学生课前阅读课文,同时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有关春节的习俗、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课时:建议两课时。学情分析:教学指南:1.课前

5、可要求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学生学习本单元时,春节刚过不久,也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谈一谈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2.整体把握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本文时间跨度大、内容多,从腊月初写到正月十九,列举了一系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所以,理清写作思路是学好本课的关键。文章按时间顺序安排内容,可分5个时间段来把握:(1)1〜6自然段(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开始)。(2)7自然段(除夕)。(3)8〜10自然段(正月初一)。(4)11〜12自然段(正月十五元宵节)。(5)13自然

6、段(正月十九结束)。每部分都以表示时间的词开头,构成各段的总起句、中心句,紧接着围绕中心句列举事例。在教学过程中,初读课文后,可先让学生谈谈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的整体印象,再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结构安排自然流畅、脉络清晰的特点。初读课文后可填写以下表格:时间风俗习惯3.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效果:课文先写北京春节的开始,比较简略地介绍了人们做了哪些过春节的准备。有的民俗习惯只一句话带过。女口,“必须大扫除一次”“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紧接着详细描述除夕、初一、元宵三个春节高潮。最后简略交代春节结束。这样写的好处是

7、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印象深刻。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老师适时点拨,达成这一教学目标。3.品读语句,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老舍先生曾说,“我不论写什么,总希望能够信赖大白话;即使是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地用术语与名词,我还保持着我的'俗'与'白'”。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流畅通达,清浅俗白,雅俗共赏,耐人寻味。这种语言风格在文中处处可见,女口,“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教学过程中不必面面俱到,指导学生抓住自己对课文

8、感受最深的部分潜心品读,把培养语感落到实处。本文有较多的场景描述,有较强的画面感,要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让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春节不一样的民风民俗,并引领学生理解本课所展示的民俗的内涵——春节代表的亲情、乡情、祝愿、期盼,以及由此反映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比如,“这些比赛并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