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教案1

《阿房宫赋》教案1

ID:41439443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4

《阿房宫赋》教案1_第1页
《阿房宫赋》教案1_第2页
《阿房宫赋》教案1_第3页
《阿房宫赋》教案1_第4页
《阿房宫赋》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房宫赋》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阿房宫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文言知识(重点实词、虚词、语句、文言句式)。学习借鉴本文借古讽今,叙议结合的构思和写作特点。方法与途径在朗读中感受课文形象主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在朗读中体会“赋”体文章的特色。情感与评价能准确把握作者流露出来的情感和忧虑。能准确评价和看待历史中国家灭亡的原因,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评价观。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和把握“赋”体文章的特色。教学难点能全面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教学准备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内容。准备好本课的朗读材料。选择好朗读的背景音乐。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启发式诵读法教学过程导入。贾

2、谊在文章《过秦论》中对于秦国的灭亡,首次提出了秦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而苏洵在文章《六国论》中从“六国破灭”的内部因素分析提出了“弊在赂秦也”的原因。今天让我们走近唐代作者杜牧的文章《阿房宫赋》,看一看他对六国和秦国的灭亡有什么精辟的见解和观点。(板书课题)走进文本。听朗读《阿房宫赋》的课文朗诵,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阿房宫(ēpánggōng)囷囷(qūnqūn)焉妃嫔(pín)媵(yìng)嫱(qiáng)辇(nǐǎn)朝(zhāo)歌夜弦鼎铛(chēng)玉石逦迤(lǐyǐ)锱(zī)铢(zhū)庾(yǔ)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完成下列

3、提问。(1)课文第一小节最后一句话“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学生1回答:强调宫很大。学生2回答:应结合下文“妃嫔媵嫱,王子皇孙”,是说秦始皇对一些宫女妃嫔的偏爱或者冷漠。学生3回答:这句话是说:“节令不同、环境不同,给人主观上的感受。”教师点评:这三名同学的理解都可以,但是我认为应该将这三个答案结合起来回答这个问题。既点出了宫的大,更写出了宫廷中不同宫女的感受不一样和处境待遇不一样,更侧重于主观的感受。(2)课文第三小节“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这句话怎么理解?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说说“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的意思?学生回答:“

4、如果一旦国家灭亡,不能占有了,统统运进了阿房宫。”提问1:“一旦”与现在所说的“一旦”有没有不同?学生回答:比较接近。提问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一句中的“鼎铛”有很多书上认为是意动,你们如何理解?学生回答:是意动用法提问3:能否列举出以前学习过的意动用法的句子?学生回答:“吾妻之私我者,美我也。”中的“美我”是意动用法。提问4:本句中还有没有其他的意动用法的词?如何解释?学生回答:有。“铛、石、块、砾”。解释为:“把……当作(看作)铁锅、石头、土块、石子”(3)如何理解“绿云扰扰,梳晓也。”写什么?如何理解?(4)如何理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中的“收

5、藏、经营、精英”是什么意思?(5)如何理解“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中的“可怜”的意思?(回答略)3.速读课文,概括文章的文意。学生回答:第一段:写阿房宫的建筑风貌。第二段:极力渲染阿房宫内奢侈的生活。第三段:将秦始皇和百姓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写到了秦王朝的灭亡。第四段:作者发表议论,阐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课文里找出哪些句子是写阿房宫的雄伟壮丽,规模之大?哪些句子写出了宫女之多,珍宝之多?哪些句子写出了生活的奢侈?哪些是作者发表的议论?(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略)细读文本,理解本文“赋”的内容和特征。赋体文的形式特征是什么?学生齐答:铺陈排比。教师补充:刘熙《释

6、名》说得较为简明:“敷布其义谓之赋。”实际赋就是铺陈、铺叙,是一种直书其事、体物写志的表现手法。投影显示:“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者也。”————刘勰《文心雕龙·诠赋》铺陈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突出表现描写的对象,使文章语言更有气势。教师补充:主要结合大量的排比、比喻和夸张来表现文章的气势,用语言感染读者。诵读相关段落,体会“赋”的特点。(放诵读背景音乐)可以点名学生诵读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感知。学生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铺陈的理解。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二段。(放背景音乐)理解“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

7、人也。”中四个“后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如何解释?学生回答:不相同。第一第二个和第四个“后人”是指秦朝以后的人,第三个“后人”指唐以后的人。教师补充:这四个“后人”又同指一个对象国君。学生讨论下列问题:(1)这两段文字分别侧重哪一方面?两段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明确:第三段侧重写秦始皇的荒淫和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导致农民起义,阿房宫毁灭;第四段侧重于写秦朝灭亡的教训,讽劝“后人”。第三段的表现手法是夹叙夹议,重点在铺叙;第四段为推理。(2)第三四段是如何紧承第一第二段的?学生回答:用“嗟乎”紧承前两段转入对下文的议论,来抒发作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