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363002
大小:1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3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钟惠颜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广州市黄埔区香雪小学钟惠颜教材简析:《鱼游到了纸上》记叙的是作者在西湖玉泉看鱼时,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经过多次观察,作者不仅发现他所画的鱼活灵活现,还发现了他是一位聋哑人,所以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在叙事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设计理念: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在第一课时认识生字、理解新词、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本节课力求体现以读为主、自读自悟的教学理念,通过作者对聋哑青年看鱼、画鱼的描写,感悟青年勤于观察、刻苦练习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悟表达中提高语文素养。教学时我从整体入手,了解内容;紧扣课题,理清主线
2、题目;精讲重点词句,长文短教体会作者感情变化;把握时机,有机渗透写法;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要像作者那样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用心去发现,善于发现,并把观察的事物记录下来,注意积累,那么作文时就有取之不劲用之不竭的材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一丝不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关键句段读懂鱼为什么会游到了纸上。2、以读促思,以读代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习聋哑青年忘我的学习态度,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2、培养学生的学习
3、兴趣,善于与人合作的态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重点与难点:1、引导学生从语言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课前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置境引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件“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画家用娴熟的技法将生动活泼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在画纸上,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些美丽图画是如何被画家用美的眼神捕捉,并用生动的画笔画在纸上的吗?2、学生讨论,进行简单归纳细致地观察→绘画美丽图画认真地做画设计意图:先由美术大师的画引入,让同学们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谈谈画家为什么能够画出美丽图画?
4、初步认识到:细致地观察、认真地态度才能画好画。再引入新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课文,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二、整体感悟,质疑问难1、上节语文课上,我们进行了预习,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课文,让我们一起读课题。板书:鱼游到了纸上2、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文章以《鱼游到了纸上》为题,而不是《鱼画在了纸上》,并想一想为什么说“鱼游在纸上”?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根据大屏幕上的提示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对文意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三、主动探究,互动生成1、谁现在已经明白课题《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
5、意思?是的,这个青年画鱼画得活灵活现,仿佛鱼已经游到了他的纸上。课文的哪一个小节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呢?2、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七小节,画出特别能体现青年画鱼画得活灵活现,仿佛鱼已经游到了他的纸上的词语和句子,并且把你的感受写在边上。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批注文本,是落实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形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看问题,从而保证学生“个性化的阅读”3、谁先来交流,谈谈你找到了哪些语句说明鱼已经游到了青年的纸上(课件出示:)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
6、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什么叫工笔细描,什么叫挥笔速写?再请你读读这段话,找到能帮助你理解的语句来体会。(工笔细描时的样子和绣花的姑娘作比较。谁见过姑娘绣花?能给咱们介绍介绍吗?结合前后句子,体会一丝不苟)4、是啊,这位青年画的鱼真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难怪一个看画的女孩惊奇地叫了起来。(1)谁来读?谁再来读?齐读。(2)体会句中好词妙用: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直接体现出金鱼画得好?师:这个词好在哪里呢?咱们来用一用就知道了。如果说一个画家鸟儿画得好,你怎么说呢?小猫画得好呢?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即学即用。这里“游”“飞”“跳”等动词把
7、画画得好表现得很生动、形象。5、四周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纷纷发出了赞叹……练说:可以任意挑选一句来说……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连连点头赞叹道:“()。”一位漂亮的姑娘()赞叹道:“()。”6、小女孩的惊呼也好,围观人们的称赞也罢,这都表现了青年的鱼已经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让我们再一次好好品位鱼游到了纸上那一幕。一起读。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以读为本,读悟交融,读进来,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语言,体会用词的准确,感受人物的形象。四.研读文本,深化认识1、读到这里,老师心里不禁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青年画鱼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