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导师介绍电子院

北邮导师介绍电子院

ID:4123129

大小:558.4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11-29

北邮导师介绍电子院_第1页
北邮导师介绍电子院_第2页
北邮导师介绍电子院_第3页
北邮导师介绍电子院_第4页
北邮导师介绍电子院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邮导师介绍电子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AimGraduate2012Appendixbbs.byr.cn导师简介——电子院张英海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英海,男,1951年生,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北京通信信息协会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以及移动通信增值业务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了“十一五”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共建等项目的研究课题,熟悉国内外通信技术的发展动态。相关研究获省部级奖多次。硕士、博士招生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主要研究方向:现代通信技术、微电子、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等联系电话:010-62286082地点:北京邮电大学教四楼21

2、7email:wangchaowei@bupt.edu.cn王卫东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卫东,男,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先后参加、主持了包括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内外前沿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十余篇,专著四部。2002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有充足的科研经费。硕士、博士招生专业为:电路与系统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网络及无线通信理论与应用联系电话:010-62286082地点:北京邮电大学教四楼217email:wangweidong@bupt.edu.cn刘元安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元安,男,博士生导师,国家

3、“863计划”专家、现任电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长期致力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天线技术、异构网络接入与融合技术、电磁兼容与测量技术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刘教授所领导的无线电技术与电磁兼容实验室,有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委计划、国际合作等,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和优质的科研条件,有能力为研究生创造优良的科研环境。硕士、博士招生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主要研究方向:无线通信与电磁兼容地址:北京邮电大学282信箱电话:62281035Email:yuliu@bupt.edu.cn宋梅教授硕士生导师宋梅,女,硕士生导师。现任电子工程学院

4、副院长,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子科学与技术分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半导体与集成技术分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微机专业委员会器件专业学组委员。长期从事未来网络研究,无线移动通信和集成电路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曾获得邮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考研专刊附录1AimGraduate2012Appendixbbs.byr.cn市优秀青年教师和国家科委颁发的重大项目成果证书等。招生专业:电路与系统研究方向:未来宽带无线移动系统与互联网、服务科学工程及应用、现代网络与管理。联系电话:62282699地点:主楼-1110email:songm@bupt.edu.cn高攸纲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攸纲,男,联合国

5、国际信息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I)电磁环境与干扰委员会中国分会主席,IEEE电磁兼容专业学会中国大陆分会主席,港刊《中国防雷》、美刊《电磁干扰与兼容(中文版)》主编。长期从事环境电磁学及电磁兼容学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著有《电磁兼容总论》、《屏蔽与接地》《感性耦合与阻性耦合》、《通信电缆工程》等专著,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先后8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两次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成果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曾获德国柏林医学大会优秀论文奖。有两名博士后顺利出站,20余名博士,60余名硕士生取得相应学位。博

6、士招生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主要研究方向:移动通信,电磁兼容硕士生招生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主要研究方向:环境电磁学与电磁兼容;电磁生态学;电磁环境测试与评估联系方式:62282343(宅)办公地点:明光楼911房间email:shidan.ml@gmail.com李秀萍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秀萍,女,教授,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曾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和韩国延世大学研究教授,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和加拿大卡尔顿大学访问学者。IEEE高级会员和电子学会高级会员,现任微波集成电路与移动通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已发表《SCI》收录论文20多篇,出版

7、编著3部。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验室在研项目包括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际合作项目。IEEE和IEE汇刊以及《电子学报》中英文版等国内外15家杂志和国际会议审稿人,同时也是JohnWiley&Sons的书稿审稿人。2001年北京理工大学博士毕业,获得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1-2003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2003-2004年,韩国延世大学研究教授;2006年3月,德国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