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529519
大小:740.83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3-07
《北邮导师介绍信通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AimGraduate2012Appendixbbs.byr.cn导师简介——信通院一、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林家儒、张琳导师组:吴伟陵,男,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变参信道的信息传输、移动通信及信息理论与编码。长期从事信息与通信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和承担973、863及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国家奖励两次、部级奖励四次。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专利7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专著4本:《信息处理与编码》、《移动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和《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曾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信息论分会主席,广电总
2、局科技部专家委员。田宝玉,男,1946年8月出生;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1982年获北邮信息论专业硕士学位;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数字移动通信、信源编码理论与技术;完成多项部队、国家、部级以及横向合作科研项目,多次获军队科技成果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编写《工程信息论》、《信息论基础》(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通信原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等教材。现任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林家儒,男,1958年1月生,北京邮电大学教
3、授、博士生导师、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责任教授,北京邮电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信息与通信理论、移动通信、通信系统等。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国家和部级项目五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进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三项。出版论著五本,在IEEE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20余篇,发明专利5项。主要社会兼职:中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成员。吕铁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2000年12月毕业于电子
4、科技大学,获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博士学位。2001年1月到2002年12月,在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年4月到北京邮电大学任教,同年加入美国常春藤大学之一的“布朗大学(BrownUniversity)工程学院BINARY研究中心”进行合作研究。2005年6月破格晋升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度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091)。2008年9月前往世界著名一流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的电子工程系作客座教授(VisitingProfessor),与美国工程院院士,IEEEFellow,享有“DSL之父”美誉
5、的JohnM.Cioffi教授进行数字通信方面的合作研究。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无线通信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系统研制,在IEEETrans.,IEEELetters,IEICETrans.,EURASIPJournal,IEEE会议ICC、GLOBECOM、ICASSP、VTC等国内外权威通信和信号处理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检索文章近30篇,EI检索文章100多篇。申请19项发明专利,其中包括1项美国发明专利和2项已授权专利。近年负责和参加各类科研项目近20项,作为负责人主持了8项,它们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横向课题等;作为主研人参加了10多项,它们是国家自然科考研专刊附录1AimGraduate2012Appendixbbs.byr.cn学基金、863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清华大学985基础创新项目和意法半导体等横向课题。受邀担任IEEEICCS’2008、IEEEICC’2010分会联合主席(Co-Chair),IEEEICCCAS’2007、IEEEICUWB’2009、IEEEPIMRC’2012、IEEECSAE’2012和IEEECIT’2012技术委员会成员(TPC)。受邀担任“两岸清华博士生学术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和“信号
7、与信息处理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物理层网络编码的理论和设计;物理层安全技术;网络信息论;通信中的智能信号处理等。主要的学术任职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IEEETransactiononSignalProcessing、IEEETransactiononCommunications、IEEETransactiononWirelessCommunications、IEEES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