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068925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5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刘瑞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者刘瑞兰学校讷河市第三中学学科语文年级/班级七年级3、4班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名称秋天的怀念单元背景单元学习概述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编排的课文兼顾诗文,古今中外兼及。课文有《散步》、《秋天的怀念》、《散文诗两首》、《世说新语》两则,这几篇文章,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能激起学生的阅读愉快和情感共鸣。课时设计说明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瘫痪时,怀着博大无私之爱的母亲是怎样地痛心与忍辱负重地照顾自己,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之情。史铁生笔下对亲情的回忆与感悟,让
2、人感觉亲切而意味深长。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本文的主题并不难,但是如何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激发感恩情怀呢?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呢?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在教学中,应以反复朗读为基本立足点,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读出感悟、读出体会,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学情分析七年级孩子好奇心强、善于学习、勇于展示自己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母亲的形象。2、深刻领悟文章饱含的深深母爱,受到熏陶感染。联系生活,学会感恩和爱。3、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4、点燃学生的情感,引发真情,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独立阅读能
3、力。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难点:1、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感悟文章中蕴含的母爱。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如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有一个难题,想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下,可以吗?我有一个学生,每天放学后痴迷偶像剧,耽误写作业。母子俩因此大吵了一架。妈妈很伤心。这位学生在日记里说:“老师,我不明白妈妈怎么会如此蛮横不讲理。我该怎么办?难道我真的做错了吗?”各位同学,你觉得这位同学做错没有?他到底该怎么办呢?(适时播放《懂你》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引起学生兴趣,导入课题)那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篇散文,我们来看看这位残疾人作家是如何读懂母亲的
4、。二、检查预习1、介绍作者史铁生,北京人,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散文集等。2、给划线字注音瘫痪捶打憔悴央求诀别烂漫整宿侍弄鲜血脾气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朗读要求。2、文章读完了,最打动你的是哪一个场景,哪一幅画面?(学生自由表达,教师适时适度引导)四、精读课文、深刻品悟1、母亲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放不下的仍然是自己的儿女。尤其是那个有病的儿子,此刻正被瘫痪折磨地暴怒无常。找一找,看看“我”的暴怒无常都体现在哪?)2、找出相关动词,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砸、摔、捶打)3、抓住“憔悴、央求、喜出望外”体会看花的情境也就在这个时候,母亲提出要带儿子
5、去看菊花。你看,别的花大多选择在温暖的春天开放,而菊花却能在冷冽的秋风中绽放,母亲为什么要带儿子去看菊花?(学生自由表述)其实,这也是母亲的良苦用心,为了达成这个心愿,母亲一共提了几次要带儿子去看花?(2次)母亲是如何争取到儿子的勉强答应呢?你能用文中的话说一说吗?……}4、再次回到文中,画出表现浓浓母爱的语段同学们,你们看,哪怕是儿子一点小小的变化,都能影响到母亲的整个世界。她忘了自己的疼痛,一会儿站起,一会儿坐下,高兴得就像一个孩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母爱),是啊,母爱就像涓涓的溪流,在文章中恣意。现在,就让我们来找一找这舐犊情深的爱。5、领悟母亲动作、语言、
6、神态背后蕴藏的母爱a: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你体会到了什么?(母亲病得很严重)文章中还有哪里表现出了母亲已经病入膏肓?(……)是啊,此时的母亲已经病魔缠身,然而她却全然不顾,多么无私的爱啊!b: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好好活,好好活……”老师想问问你,作者为什么那么激动易怒?(双腿瘫痪)哦,“我哪也不能走,哪也不能去,连喝杯水也要人帮忙,这样的日子过着有什么劲?“我”还不如……所以母亲为什么要抓住我的手,她在害怕什么?(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有感情地朗读)。师小结:这是一份多么深邃的爱啊!c: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
7、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母亲又悄悄地出去了,母亲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这份爱老师暂且收藏……)d: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6、母亲的三回“悄悄地进来,悄悄地出去”每当儿子乱发脾气的时候,母亲就像是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悄悄地进来,悄悄地出去。对比一下,母亲最后一次悄悄地出去和前两次相比,有什么不同?(再也没回来)其实,也就是母亲去世了,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自己的母亲已经死了呢?此时此景,情何以堪?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出这一段(……)7、这样一位对子女病痛关怀备至的母亲,对自己的病又怎样呢?(1)课文中两处提到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