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感悟“倡简、务本、求实、有度”

小学语文论文:感悟“倡简、务本、求实、有度”

ID:40955060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语文论文:感悟“倡简、务本、求实、有度”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感悟“倡简、务本、求实、有度”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感悟“倡简、务本、求实、有度”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感悟“倡简、务本、求实、有度”_第4页
小学语文论文:感悟“倡简、务本、求实、有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感悟“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冗繁削尽留清瘦——感悟张庆先生的“倡简、务本、求实、有度”有人认为目前的语文课程改革“似雾,似风,似雨”,可见有不少困惑。在2007年江苏省南京东南大学举办的第四届“现代与经典”观摩研讨会上,来自陕西的一位教师提出她的疑问:“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语文课堂?我们应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还是根据不同的课文有不同风格?”是啊,课改以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了,合作学习多了,使用多媒体多了,让学生收集资料多了,鼓励学生多元解读多了……这就是新课改的课堂形式和手段吗?语文课程改革应怎样进一

2、步深化呢?处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课该怎么上?张庆先生提出了八个字:倡简、务本、求实、有度。有感于张庆先生提出的八个字,本人也认为现在的语文课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搞得太复杂,太花哨了!”这里仅结合自己的一点点课堂经验谈谈对这八个字的感悟。一、倡简所谓倡简就是提倡简明,目标简明扼要,过程简洁明了,手段简捷有效。一节课就40分钟,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学生的接受量来看,那不允许有庞杂的内容。可是有很多的公开课,老师都怕容量小,上不满一节课,希望在一堂课内给学生的东西越多越好。把几堂课的内容浓缩到一堂课中。我自己

3、在上《郑和远航》一课,介绍了郑和下西洋时所带的船队(各种船只的图片及介绍),想象了郑和来到不同国家跟老百姓的交流(还出示了各种珠宝、珊瑚瓷器之类的图片),又想象了郑和遭遇强盗时的情形,最后还介绍了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意义,并朗读了《郑和颂》,一堂课下来,我自己感觉是激情澎湃。后来反思的时候想想:天啊,就在40分钟内,我的学生竟然接受了那么多的东西,不是天才是什么?看似很完整很系统的一节课,我后来特地调查了一下,设置的问题是“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被问的学生许多支支吾吾,有的就照书上读两句。这都是

4、因为我太贪心,设置的目标太多,因为多,每一点都得不到落实,也就等于没有。其实教学目标少一些,集中一些,反而能引导学生学到知识或者技能,给学生实惠。如后来教学毛泽东的《七律5长征》,这首诗本来应该是初二的学生学习,现在五年级就要学,我认为学生能够熟读,初步理解就行了,内容讲得透是没有必要的。脑海中有一节很朴素的课,是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心田上的百合花》,留给听课者的印象就是“读”:课堂上书声琅琅,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这样的课任何学生都能接受,任何老师都能把握

5、,就是一节简单的家常课,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同行的好评。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一节课内容的多少,目标的设置,要看学生能学多少,而不是教师能讲多少。我们都知道,教师只是学生的引路人,更多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自己从读中求解,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简”是简单,但不是“粗糙”,不是“简单化”。既定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简简单单上语文,才是成功的语文课。二、务本务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突出语文本体,用好文本提供的资源。强调文本本身,我们常说,挖掘文本资源,其实教科书是最最基本的语文资源。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将文

6、本还给学生,课堂应该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为主,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和引导。语文的本体就是读写听说等语文能力。阅读教学说到底,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阅读过程。语文课上,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强化初读,要拿出成块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要力求读进去,读得正确、流利。提倡课文不读熟不“开讲”。不能以老师的讲解或学生的集体讨论来取代学生个人的阅读。有人说,不能过于看重文本,毕竟文本不能解决学生发展的所有问题。但现实情况是,不是把文本看得太重了,而是对文本的重视与钻研远远不够。我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

7、文时,从课题中“他的”入手,体会到彭德怀对骡子的爱,从而进入课文,开始寻找文中能体现彭德怀爱骡子的句子进行品读。自我感觉开头还不错。可是真正进入课文学习时,课堂气氛反而冷却了,学生无法与我配合,当时我是感到非常着急(因为是一堂公开课),课上完后经过同事的点拨和自己的反思,得出结论:因为面对一篇新的文章,我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熟悉,在学生一接到问题后我就急着想知道他们的答案,所以学生的眼光都停留在开头的几句话,文章中间和后面的句子没时间去细细寻找和品位,所以整个课堂上老师是声情并茂,学生却反应平平。为

8、何会这样?是因为老师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感悟文本,走进文本。那一节课的内容仅仅是老师的理解,课堂上没有朗读,没有探讨,字、词、句、篇没有落到实处。还有一次上《克隆之谜》一课,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理解思路,感受克隆是否“奇妙”5。应该说切入点很不错,可惜的是我太心急,学生还未看完文章,我就开始发问,虽然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可是怎么也无法带动学生,事后想想是因为学生还不知道我说的内容源自何方,无法共鸣。他们边听我的讲话,边抽时间看原文。课后反思:自己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