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865915
大小:5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9
《HPF法脱硫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该工艺是改进的PDS脱硫工艺,两者的区别在于所使用的催化剂:前者使用的苯二酚加PDS及硫酸亚铁的复合催化剂(HPF),后者使用PDS催化剂。HPF法脱硫工艺就是将催化剂HPF配入脱硫液(氨水)中,利用煤气中的氨作为碱源来脱除煤气中的H2S。这项工艺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是由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院和无锡焦化厂共同研制开发的。 工艺原理 粗煤气首先进入预冷塔,被循环冷却氨水直接喷洒冷却至28℃以下,以达到吸收H2S所需的较低温度。循环冷却氨水经间接式冷却器用低温水冷却后循环使用。为防止预冷循环氨水中杂质的积累和可能出现的奈沉积,向预冷循环氨水系统注入适量经冷却的剩余氨水,同时将等量的排污水送
2、往循环氨水系统。 预冷后的煤气随后进入脱硫塔,在塔内自下而上流动并与自上而下的洗涤液逆流接触,从脱硫塔顶部逸出,送往后续的脱氨工序。 在脱硫塔中,煤气被再生塔来的脱硫循环液喷淋洗涤,从而脱除煤气中的H2S、HCN。 基本反应如下: H2S+NH4OH→NH4HS+H2O 2NH4OH+H2S→(NH4)2S+2H2O NH4OH+HCN→NH4CN+H2O NH4OH+CO2→NH4HCO3 NH4OH+NH4HCO3→(NH4)2CO3+H2O 从脱硫塔底排出来的脱硫循环也经液封槽满流入反应槽,在此可依据脱硫循环液中催化剂浓度和净化后煤气H2S含量向反应槽内投放催化剂(如
3、PDS、HPF888等)。槽内的脱硫循环液由脱硫循环液泵抽出后送入再生塔底部,再生塔底部鼓入压缩空气使脱硫循环液得以再生,再生空气在再生塔顶放散。 再生塔内发生的基本反应如下: NH4HS+1/2O2→NH4OH+S (NH4)2S+1/2O2+H2O→2NH4OH+S (NH4)2SX+1/2O2+H2O→2NH4OH+SX 除以上反应外,还进行以下副反应: 2NH4HS+2O2→(NH4)2S2O3+H2O 2(NH4)2S2O3+O2→2(NH4)2SO4+2S 脱硫循环液从再生塔顶部的液位调节器溢出自流到脱硫塔循环使用,浮于再生塔顶部扩大段的硫泡沫溢出自流至硫泡沫槽
4、,硫泡沫槽内设有加热蒸汽盘管,硫泡沫槽内加热澄清分离,分离后的清液送回脱硫液系统的反应槽,硫泡沫经泡沫泵送至溶硫釜,在釜内经加热脱水分离出的残余脱硫液送入反应槽(或澄清槽)。硫泡沫继续加热至硫磺熔融,熔融硫冷却成型后装袋外运。根据脱硫循环液的盐累积的情况,清液槽内的脱硫循环液部分外排。注意要点: 1.脱硫液中盐类的累积 从上述反应机理可看出,脱硫过程中生成的(NH4)2S在催化再生过程中可反应生成NH4OH后有重新参与与脱硫反应,因此,可降低脱硫过程中氨的消耗量。由于再生反应可控制NH4CNS的生成,故脱硫液中NH4CNS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但NH4CNS和(NH4)2S2O3的浓度超过
5、一定限度,会引起吸收过程中NH3/H2S的下降,影响脱硫效果,因此,生产中应注意控制盐类的积累。 2.煤气及脱硫液温度 当脱硫液温度较高时,就会增大液面上的氨气分压,脱硫效率就会随脱硫液中氨含量的降低而下降,但脱硫液的温度得以低也不利于再生反应的进行。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宜将煤气温度保持在25~35℃。脱硫液温度应控制在35~40℃。 3.脱硫液和煤气中的氨含量 对于氨法脱硫过程,循环脱硫液中的游离氨含量会直接影响煤气的脱硫效率。而脱硫液中所含的氨可由煤气和蒸氨塔出口氨气(或冷凝氨水)供给,因此,设计工艺路线和操作中要注意保证脱硫液中的氨含量。一般保证NH3(脱硫液中的游离氨)
6、与(煤气中的H2S)的质量比在3~5之间即可。 4.液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增加液气比可是传质面更新,同时可降低溶液中的H2S分压,即可增加气液两相间的H2S分压差,以提高器吸收推动力,有利于脱硫效率的提高。但液气比液不应太大,因为液气比达到一定程度后,脱硫效率的增加量并不明显,反而会增加循环泵的动力消耗。 5.再生空气量与再生时间 氧化1kgH2S的理论空气量不足2m3,在实际生产中,考虑到浮选硫泡沫的需用,再生塔鼓风强度一般控制在100m3/(m2.h),再生时间在20min左右。 6.杂质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煤气中焦油和奈等杂质对煤气的脱硫效率有较大的影响,还会引起硫
7、磺色泽变黑,故工艺要钱进入脱硫塔煤气中的焦油含量不大于50mg/m3(标),奈含量不大于0.5g/m3(标)。技术规定:预冷补充氨水温度 不大于40℃入脱硫塔煤气温度 25~35℃入脱硫塔脱硫循环液温度 35~40℃脱硫循环液泵出口压力 不低于0.5MPa再生塔压缩空气入口压力 不低于0.5MPa脱硫塔阻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