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枣庄实验学校 李庆花

七上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枣庄实验学校 李庆花

ID:40717515

大小:50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6

七上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枣庄实验学校 李庆花_第1页
七上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枣庄实验学校 李庆花_第2页
七上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枣庄实验学校 李庆花_第3页
七上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枣庄实验学校 李庆花_第4页
七上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枣庄实验学校 李庆花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上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枣庄实验学校 李庆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课型:新授课年级:七年级时间:2012年11月15日设计人:李庆花单位:枣庄实验学校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本课的主题就是民族大融合,课文紧扣此问题展开:首先,简要地说明了自十六国以来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这为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其次,比较全面地讲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和采用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强调孝文帝改革对推进北方民族大融合进程的积极作用。二、课程标准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三、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史实及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通过学习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培养学生运用历

2、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的原则理解和分析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加强对学生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教育。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五、教学流程设计说明7(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 《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教师:这首《敕勒歌》原是一首在鲜卑族间流传的民歌,后来又传到中原地区。同学们知道鲜卑这个民族吗?它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我们新课的学习。说明:以诗歌导入新课,

3、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7说明:说明:通过展示相关图片,使学生了解北方民族融合趋势的出现。说明:7引导学生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知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正确性。说明:这一环节学生合作探究来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说明:7通过表格,帮助学生了解鲜卑族改汉姓的情况。说明:通过图片、表格和历史资料的展示,使学生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说明:7通过不同视角的资料,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说明: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们认识到在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一步步实现了民族融合的过程。(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北方民族融合趋势的出

4、现教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是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他们建立的政权,一度十分强大。你知道他们建立了什么政权,在何时统一了黄河流域吗?学生:鲜卑族建立了北魏。在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教师:当时黄河流域生活着许多民族,他们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学生:各族人民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展示:《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胡床》教师:从这些图片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开始学习汉族,也就是“胡人汉化”,汉族也在借鉴少数民族,说明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区别已经越来越小。当时出现了什么趋势?学生:民族融合已经

5、成为趋势。二、迁都洛阳教师:孝文帝是北魏著名的改革家,首先它想把都城迁往洛阳。孝文帝要迁都的消息传出,朝中大臣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如果你是孝文帝时期的一位大臣,你是赞成迁都,还是反对迁都?学生(赞成派):我们现在的都城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民众的需要;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所以我们要把都城迁到中原地区去。学生(反对派):平城是老祖宗定下来的都城,我们怎么能破坏祖制。洛阳离这里遥远,那里并不是我们的家。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儿,我可不想背景离乡。教师:孝文帝迁都虽然遇到了鲜卑贵族

6、的反对。但是孝文帝很有眼光,决心坚定,毅然迁都。教师:孝文帝迁都的目的何在?学生: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教师:494年,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教师:迁都后的洛阳有了什么大变化?学生:洛阳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有巍峨的宫殿、华丽的屋宇,数以千计的佛教寺院。洛阳的人口达到五十万左右。城中有很大的市场,汇集了四方的商人。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师: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又进一步进行了改革。同学们看课本找出来。孝文帝改革的措施都有哪些?学生:1.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说汉语) 2.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穿汉服)3.将鲜卑姓

7、氏改为汉族姓氏。(改汉姓)4.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与汉族通婚)5.采用汉族的管制、律令。(采用汉制)6.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以礼、以孝治天下)展示: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教师:这体现了孝文帝的哪项改革措施?学生: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展示:《鲜卑姓氏改为汉姓》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赖贺丘穆陵穆独孤刘步六孤陆贺楼楼教师:这体现了孝文帝的哪项改革措施?学生: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展示:《汉族服饰俑鲜卑族服饰俑》教师:这体现了孝文

8、帝的哪项改革措施?学生: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教师:孝文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