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复习1

发动机原理复习1

ID:40635549

大小:8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5

发动机原理复习1_第1页
发动机原理复习1_第2页
发动机原理复习1_第3页
发动机原理复习1_第4页
发动机原理复习1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动机原理复习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工质对活塞作功: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汽缸内工质压力对活塞所作功之和就是循环功。2.四冲程增压发动机的理论泵气功大于实际泵气功,均为正功。而自然吸气发动机,则理论泵气功为零,而实际泵气为负功,理论泵气功与实际泵气功之差就是泵气损失功。4.由示功图直接求出一个循环的功就是循环指示功Wi。而每循环由曲轴输出的单缸功量We,叫循环有效功。指示功与有效功之差。则为循环的实际机械损失功Wm。Wm=Wi-We5.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作的循环指示功被定义为平均指示压力Pmi。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作的循环有效功称为平均有效压力Pme。6.发动机转速、转矩和功率的关系:7.单位质量的燃料在指定状态下,定压或

2、定容完全燃烧所能放出的热量叫做燃料的热值H。完全燃烧是指燃料中的C全变为CO2,H变为H2O。燃烧时,燃烧产物的H2O以气态排出,其气化潜热未能释放之热值叫低热值Hu。8.可燃混合气热值Hum是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可燃混合气的低热值。它取决于燃料热值和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比。10.空燃比a指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料质量之比。11.燃料的能量转换总效率—有效效率ηet为燃烧效率ηc、循环热效率ηt、机械效率ηm之乘积。13.传统汽油机、柴油机工作模式的差异:1)混合气形成方式的差异,2)着火、燃烧模式的差异,3)负荷调节方式的差异。14.热力循环的三种模型:1)理想循环与理想工质的理论循环模型。2)理

3、想循环与真实工质的理想循环模型。3)真实循环加真实工质的真实循环模型。15.压缩比ε对循环热效率ηt的影响是压缩比ε增加,循环热效率ηt增大。16.不论何种循环,工质的等熵指数κ值越大,循环热效率ηt越高。18.柴油机负荷下降,喷油时间缩短,ρ减小,ηt将较大提高。汽油机负荷下降,进入汽缸中的混合气数量少,实际压缩比减小,废气稀释作用加强,燃烧速度降低,ρ上升,ηt降低。19.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有三个主要的实施方向。1)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2)提高循环加热的“等容度”。3)保持工质具有较高的绝热指数κ。21.汽油机高负荷时,混合气φa=0.9,燃料未能充分燃烧,最高燃烧温度比柴油机高,κ值比

4、柴油机小,高温热分解加剧。因此,汽油机的ηt下降的幅度大于柴油机。22.真实循环导致热效率从下降的因素有:1)工质向外传热的损失,2)燃烧提前损失及后燃损失3)换气损失,4)不完全燃烧损失,5)缸内流动损失,6)工质泄漏的损失。23.机械损失功由摩擦功Wmf、附件消耗功Wme,和泵气损失功Wp三部分组成。24.活塞组件的摩擦损失主要包括活塞环面、活塞裙部以及活塞销的摩擦损失,达到整个发动机机械摩擦损失的50%左右。27.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1)发动机的机械效率ηm都随转速上升而下降。2)负荷Pe愈高,ηm愈高,负荷Pe=0,ηm=0。3)润滑油的粘度的影响:粘度过高、过低,机械效率ηm都会

5、下降。29.高温高压的废气通过废气涡轮增压提高发动机的进气压力,增加6进气量,提高输出功率。产生泵气正功,提高机械效率ηm。30.排气过程分自由排气阶段和强制排气阶段。31.排气损失由自由排气损失和强制排气损失两部分组成,排气早开角△ψeo小,自由排气损失小,而强制排气损失大;△ψeo大,则反之。任何工况都有一个最佳排气早开角,使由自由排气损失和强制排气损失的合达到最小。转速越高,最佳排气早开角越大,而转速越低,最佳排气早开角越小。32.进、排气门开、关所对应的曲轴转角叫做配气相位角。33.延后关闭进气门能利用进气流动的惯性增大进气量,进气晚关角△ψac过小,气体流动惯性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6、ψac过大时则会把充入缸内的新气推出气缸。最佳进气晚开角△ψac随转速上升而加大。34.进气晚关角对进气充量影响最大;排气早开角对换气损失影响最大。35.进气过程中,进气阻力会降低充量系数。进气旋流越强,进气阻力越大。36.进气门处的通道截面最小,气体流速最高,阻力最大,对φc的影响也最大。37.气门口平均进气马赫数Mam>0.5之后,充量系数φc会迅速下降。38.增大气门头部直径,增加气门数,增大气门的角面值均能降低平均进气马赫数Mam。39.加大气门直径ds和气门升程hv,选择合适的配气相位、气门锥角θ和凸轮型线都能加大角面值。40.工质的进气温升ΔTa′增大,必然降低φc值。进气温升△

7、Ta′包括:1)△Tw高温壁面传热引起的温升,2)△TL气体摩擦热引起的温升;3)△Tr残余废气引起的温升;4)△Tg燃料气化吸收潜热所引起的温升。42.发动机的充量系数φc随转速n变化规律,叫做发动机的进气速度特性。汽油机具有全负荷进气速度特性和部分负荷进气速度特性。柴油机只有全负荷的进气速度特性。43.进气外特性对动力性能的重大影响,汽油机输出有效转矩Ttq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每循环进入气缸的充气量。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