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语文教学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语文教学

ID:40497026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3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语文教学_第1页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语文教学_第2页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语文教学_第3页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语文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语文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语文教学——将《新课程下教学技能的研究与创新》落实到教学中北京东方德才学校语文高级教师宋志军研究性学习在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培养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特性化的发展、融合"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两种学习方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史上的一次革命。学生角色,从被动到主动;教师角色,从传授到指导;学习空间,从封闭到开放;学习形式,从单一到多样。这四大变革,为基础教育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也为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一

2、名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熟知这些理论,有效地落实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尽快成长为名师。  一课堂研究: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旋律  由于多种原因,人们在理解和实践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种偏差,一是对研究的泛化,二是对研究的神化。前者就是随意地给一些人们早已熟知的教与学的形式贴上研究的标签,如在课堂上,学生对一个思考题的讨论与解答,却不仅被冠以研究而且是自由研究的名称;后者则只把从问题的提出、证据收集,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到解释的形成、检验和结论的得出等等都是由学生自主发现、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活动才归为研究

3、。这两种理解都背离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课堂研究,内容在课本,研究在课堂。可以是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性研究,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准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它不是简单的问答,也不是一般的讨论,而是有课题、有研究、有总结、有报告的研究学习的过程。  一是课文研究。最普通、最有效的方法是将课文中的重难点问题或课后的思考题转换成研究课题。如《荷塘月色》的课后练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说为什么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般的课堂教学是由教师介绍一下作者的时代背景,然后学生总结出"这几天心

4、里颇不宁静"反映了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与苦闷彷徨的思想感情。这个问题也就得以解决了。可是,如果我们本着"把薄书读厚"的原则,将这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查阅一些资料,答案就不这么简单了。  二是文学评论。指导学生写文学评论,是基础研究的最佳方案。因为它给读和写找到了最佳结合点,同样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再认识、再创造的机会。例如,执教《祝福》一课需要5课时。学生阅读课文1课时,确定课题;课堂写作2课时(课外查阅资料2课时);交流评价2课时。同是5课时,其教学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比较赏析

5、是进行文学评论的重要手段。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它可以帮助学生打通思路,开阔视野。同是爱情诗,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与舒婷的《致橡树》就不一样。同时写母亲的小说4,鲁迅的《药》、高尔基《母亲》、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叶圣陶《夜》这四篇小说中的母亲形象,也因社会背景和作者思想倾向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教师可以布置预习题,让学生查寻资料,充分酝酿,写出文章,做好发言准备。  三是笔记整理。笔记整理的过程,是学生学习记忆的过程,也是研究学习的过程。如高三复习阶段,需要分析记忆的"资料"非常多。然而大多是现存

6、的"死"东西。将"死"材料进行"活"处理,可以设计出研究课题(如错别字出现的一般规律;误读汉字的一般规律;中国文学诗歌发展的基本规律……),让学生进行分类研究,找出规律,然后进行分类整理。  二课题报告: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最佳体现  课题研究是高于课本、高于课堂的研究,是"课堂研究"的延伸。有些人认为,课题研究是少数人的事情,或者说根本不是中学生份内的事情。这种观点是极片面的。过去,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在课本上特别是在试卷上纠缠太多了。学生视野不阔,思路不宽,知识不活,"高分低能"。该清醒地一想我们的

7、过去和将来!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学"大语文",学生活语文。1998年春,成都外国语学校的欧鹏出访美国,应邀在华盛顿特区兰登中学作了两个课时关于《中国传统与现代发展》的演讲,他精彩的讲演使美国学生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了由衷的佩服。后来,他的论文《中华武术与哲学文化》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两篇文章在美国的确产生了较大影响,他被誉为"声振美国的中国男孩"。如果没有研究性学习的作用,决没有这两篇文章问世,更不会产生如此大的轰动效应。课题研究主要有三种方式:社会调查、科学实验和专题研究。搞社会调查,写调查

8、报告;搞科学实验,写实验报告;搞专题研究,写专题论文或报告。每一项成果的取得,都必须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选定课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提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学生直接发现问题,二是在教师的诱导下发现问题。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对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占有,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对高中而言,课题的确立不宜过大,应选择开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课题,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能独立或合作完成。确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