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12.2 滑轮》教学设计

物理(人教版)《12.2 滑轮》教学设计

ID:40434243

大小:4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2

物理(人教版)《12.2 滑轮》教学设计_第1页
物理(人教版)《12.2 滑轮》教学设计_第2页
物理(人教版)《12.2 滑轮》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12.2 滑轮》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物理(人教版)《12.2滑轮》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②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③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④了解其他简单机械(轮轴、斜面等)的一些应用。2.过程和方法。①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②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具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轮轴、斜面的实际使用。②对实践中的滑轮、轮轴、斜面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③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④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

2、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⑤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二、教学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它们的实质。三、教学难点使用和组装滑轮组。四、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滑轮、细绳、钩码、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播放动画:羊角锤拔铁钉,引导学生观察钉子称动距离,说明羊角锤在拔铁钉子的过程中,锤子柄移动的距离很大,但钉子移动的距离却很小,播放动画:用撬杆撬石头,同样是人压着撬杆向下移动的距离很大,撬杆撬石头移动的距离却很小。设问:如果我们要把大石头从一楼搬到到二楼,该项用什么方法呢?引入新课:第十二

3、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二、进行新课1、滑轮将滑轮发给学生(两人一个),引导学生滑轮,并找出其结构特点,并归纳得出:滑轮: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过渡:如图的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呢?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2、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①定滑轮: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②定滑轮的探究:演示:先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物体的重,再用弹簧测力计通过定滑轮提升物体,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改变物重和拉力的方向多做几次,分析归纳得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4、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③定滑轮的实质:播放动画,分析得出: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2)动滑轮①动滑轮:工作时,轴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②定滑轮的探究:演示:先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物体的重,再用弹簧测力计通过动滑轮提升物体,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改变物重和多做几次,分析归纳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要费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③动滑轮的实质:播放动画,分析得出: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即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过渡:如图所示①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改变用力的方向;但是定滑不能省力。②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

5、省力;但是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设问:能否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把它们组合起来,使它们即省力又方便呢?能。把它们组合成滑轮组。3、滑轮组(1)定滑轮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2)两种不同绕线方法①绳子的起点不同:图①图③绳子的起点在定滑轮的挂钩上;图②图④绳子的起点在动滑轮的挂钩上。②拉力的方向不同:图①图③拉力的方向向下;而图②图④拉力的方向向上。③拉力的大小不同:图①图②都是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但图②的拉力小于图①的拉力。图④的拉力小于图③。进行演示④拉力移动的距离不同:图①图②都是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但图②的拉

6、力小于图①的拉力。图④的拉力小于图③。进行演示实验结果(不计动滑轮重)(2)归纳结论使用滑轮组时(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力就是物重几分之一;即若动滑轮重G动不能忽略,则则所用力就是物重和动滑轮的几分之一手拉绳子通过的距离等于物体上升的距离的n倍,即(s=nh)。科学世界:轮轴与斜面简单机械还包括轮轴与斜面,轮轴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斜面是大家经常接触的,下面是我们常见的轮轴与斜面的图例。播放图片介绍一些常见轮轴和斜面。三、课堂小结1、定滑轮:(1)使用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

7、离.(2)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2、动滑轮:(1)使用特点: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要多移动一倍距离.(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3、滑轮组(1)使用优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2)公式:F=G总/n=(G物+G动滑轮)/n(不计滑轮摩擦)s=nh四、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