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13955
大小:2.15 MB
页数:84页
时间:2019-08-02
《中医养生与进补知识-科技进修学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养生与进补苏大附二院 周湘明中医学对健康(有神)的描述形体壮实,比例适当;须发润泽,柔亮有光;面色红润,表情舒展;眼睛有神,灵气荡漾;呼吸从容,不急不慢;食欲旺盛,美食三餐;牙齿坚固,不蛀不松;听觉灵敏,耳朵不响;声音洪亮,气息悠长;腰腿灵便,不痛不酸;二便通畅,排放正常;舌红苔薄,脉象匀缓。WHO提出的健康标准精力充沛处世乐观,态度积极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应变力强对一般传染有抵抗力体重适当,形体匀称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牙齿清洁,不痛不缺头发光泽肌肤弹性,步态轻松内容提要中医养生史中医养生法中医养生历史知识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中医养生文化的发展中医养生文
2、化的完善中医养生文化的特征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殷商周-萌芽时代“六饮、六膳、百馐、百酱”饮食调理工作春秋战国-第一个黄金时代《左传》记载秦国医和为晋侯治病,指出晋侯之疾是“近女室,疾如蛊”儒家、道家儒家-孔子《论语·乡党》中可以看出,孔子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清规戒律很多,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论语·李氏》这就表明孔子已经注意到从少、壮、老三阶段不同身心状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养生之道,堪称开创阶段养生理论之先河。“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
3、之在得。”“知者乐,仁者寿。”(《颜渊》)孟子孟子的养生思想具有一种强烈的道德色彩,堪称后世强调通过陶冶道德情操以养生流派的鼻祖。提出,要身心健康,只有“善养吾浩然之气”。养“气”,孟子也提出了两点:理直气壮,从而使个体保持一种旺盛的精神状况;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心地要光明坦荡,不能邪念存心。道家-老子在先秦诸子的学说中,养生思想最丰富深邃,对后世影响最大。《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庄子庄子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更为具体、深邃。他不但直接继承了老子“归真返朴”、“
4、清静无为”的养生理论,而且编制了一整套导引、吐纳的养生方法。《庄子·刻意》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颈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导)引之土,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战国末年,《吕氏春秋》,在养生学方面显得更加成熟,养生理论也更加专门化。“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蹷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不受“大喜、大怒、大忧、大哀”“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三大特点:节欲、适度
5、、运动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鼎盛期(约千年)《黄帝内经》,汇集了先秦时期的各种养生观点、首次专门从医学角度探讨了养生问题。养生原则主要有两条。一是调摄精神与形体,努力提高机体防病抗衰能力;二是适应外界环境,避免外邪侵袭。《上古天真论》,全面的总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异法方宜论》中介绍的导引、按足乔等等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了具体养生原则,即“不令邪气干忤经络”、“导引、吐纳”、“房室勿令竭之,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饮食禁忌”等等。华佗创立“五禽戏”“一曰虎
6、,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华佗长年坚持“五禽戏”锻炼,以至“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虎鹿戏熊戏猿戏鸟戏重视导引吐纳转向炼丹服食,进而形成了一系列颇具道教色彩的养生方法。代表人物:葛洪、陶弘景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主张恬愉淡泊,涤除各种嗜欲;提倡宝精行气,创立胎息功法。魏晋南北朝中医养生文化的发展两宋、金元《圣济总录》认识到人体“因气而荣,因气而病”。主张养生应该努力保养气血,调理气机。李东垣《脾胃论》“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提出养生要务在于保养脾胃之气。丘处机的养生思想除了强调
7、“全神炼气”。宋丹溪《格致余论·茹淡论》: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提出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老年养生食谱。真宗、徽宗等皇帝狂热崇道,使得道教宗派迅速蕃衍,道教理论有所深化。陈抟所著的《指玄篇》、《阴真君还丹歌注》、《二十四气坐功导引治病图》均为阐述道教丹派养生理论和方法的重要专著宋代文学家邵雍,“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老年肢体索温存,安乐窝中别有春。”五字秘诀“笑、嗜、足、慎、除”。中医养生文化的完善明清--发展和传播张景岳《治形论》,辩证地阐述了形与神、形体与生命的内在联系,提出形是神和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并明确指出:“善养生者,可不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