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243326
大小:8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28
《五素问太阴阳明论-黄帝内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素问·太阴阳明论》[目的要求]1、掌握脾胃的生理特点及其相互关系。2、掌握脾病而四肢不用的机理。3、熟悉“脾不主时”的意义。4、了解脾胃病变的区别与联系。[题解]本文从经脉联系、生理功能、受邪及发病特点等方面,广泛地讨论了脾与胃的不同生理病理特点和相互关系,提示了脾胃的重要性。[原文内容]一、脾胃在生理上的不同特性(一)、足太阴脾为脏属阴;其脉主内;通于地气。足阳明胃为腑属阳;其脉主外;通于天气。(二)、足太阴脾为阴土,以阳气用事,脾阳健则能运化,喜温燥而恶阴湿;足阳明胃为阳土,受纳腐熟水谷,需阳气蒸化更需阴液濡润,喜柔润而恶刚燥。二、脾胃在
2、病理上的不同特点(一)病因:外感贼风虚邪易伤阳(阳经、表、六腑);内伤饮食起居不节易伤阴(阴经、里、五脏)。(二)病机:脾:饮食起居失节易伤之,多表现为不足之虚证,“阴道虚”——以脾失健运为主。胃:虚邪贼风易犯之,多表现为有余之实证,“阳道实”——以胃失和降为主。(三)病证:脾:以虚寒之证为主,腹胀满痞塞、飧泄、久为肠澼。胃:以燥热之证为主、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三、脾与胃在生理上的相互关系(一)、组织结构上“脾与胃以膜相连”(二)、经脉循行上“太阴与阳明为表里”相互络属(三)、生理功能上“脾为胃行其津液”胃为水谷之海,为脾之运化提供物质来源。
3、“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亦为之行气于三阳”,二者相合,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共称后天之本。四、脾与胃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脾病而四肢不用”“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五、脾不主时含义:脾不单独主时,寄旺于每季后十八日。用意:显示脾在诸脏腑中的突出地位。六、风湿之邪侵袭的部位“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经义:风为阳邪易伤阳经,湿为阴邪易伤阴经,邪气入经后随经气运行或上或下。后人发挥:风性轻扬,易伤于上;湿性重浊,易伤于下。七、本文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及脾胃理论现代研究思考·讨论1、脾病而四肢不用的机理是什么
4、?有何临床指导意义?2、“脾主长夏”与“脾不主时”皆出于《内经》有何指导意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