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020579
大小:76.1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17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设计】《如何能让数学课堂简约有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让数学课堂简约有效颜港小学汪银海整理摘要:在有限的40分钟数学课堂上,教师只有把握有效的学习起点;运用有效的教学语言;选择有效的教学媒体;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进行有效的板书设计;促进有效的数学思维;重视有效的情感体验,才能让数学课堂达到简约有效的境界。关键词:简约有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电教演示等教学方法普遍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给我们的课堂教学确实注入了全新的气息。然而,作为数学教师,冷静面对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不难发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
2、问题——如何让数学课堂简约而有效呢?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本人的点滴看法。一、把握有效的学习起点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学习起点是指学生学习新内容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储备。包括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进度,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积累。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具备的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和能力积累。由于现实起点基于学生,因此把握现实起点是重点,关键要认真研读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什么?哪些知识已经掌握、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知识能够独立学会?怎样组织更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会?哪些知识可以通过合作
3、学习完成?怎样的合作方式更有效?哪些知识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和传授,怎样的点拨、引导和传授是依托学习起点的?如:“圆柱的体积”一课,从学习内容看逻辑起点应该是长方体的体积,但认真研读教材后发现圆面积公式推导所用的转化策略也是学习的逻辑起点。因此,教学之前我从本班学生的现实起点出发,进行了认真地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尝试:设疑:我们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形体来求体积?你是怎么想的?探究:怎样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呢?你是怎样想到的?在转化的过程中,你发现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哪些方面没有发生变化呢?小结:你认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应
4、该是怎样的?应用:运用体积公式解决简单问题。这次教学尝试落实了“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学效果非常理想。二、运用有效的教学语言著名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所认为:“语言自身便是一种艺术。”一名数学教师,如果能将语言艺术与数学学科特点巧妙结合,一定会给课堂教学创造精彩瞬间。有效的教学语言应该具有科学性、启发性、激励性、艺术性。文案大全实用文档1、科学性。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偏重于理性知识传授的学科,它具有严谨的知识体系和抽象、简洁的表达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严密而又准确地设计教学语言。如:一次听公开课时,一位教师这样提问:“钟面
5、上一共有几个数字?”有些学生说:“钟是圆形的”、“期末考试我一定考一百分”等等。数字不等同于数,钟是一个物体,不能归为平面图形。一定考一百分,只是一种愿望,但是在概率上不成立。仔细思考我们会发现一不小心这些语言就违背了数学严谨、准确的原则,犯了科学性的错误。教师不仅要自己用语准确、科学,还应该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数学语言的基础上,学会用准确、科学的数学语言回答各种数学问题。2、启发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如:我教一年级数学时,学生在理解认识了大于号和小于号
6、后,为了帮助学生记住这两个符号,编了一句顺口溜:开口向前大于号,尖角向前小于号,开口对着大数笑,尖角跟着小数跑。形象化的语言概括出了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区别和共同特征,符合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给学生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学生想要忘记也比较难了。3、激励性。课堂里教师的语言,可以成为萌发学生思维的春风,也可以成为凋零学生思维的秋风。机智的一语点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如久壅顿开的泉水汨汨流淌,一句轻声的责备,也可以熄灭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每一句话,乃至每一个词都要“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出言谨慎”,反复推敲,不仅要启发学生思维,而且要亲切、自然、具有激励性。
7、如“分数乘整数”一课,学生用连加的方法求出几个相同分数相加的和后。教师适时地提出:“求5个的和可以用连加的方法解决,如果求50个的和,甚至100个的和也用连加的方法解决,你愿意吗?”教师假设求多个相同分数相加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用加法解决问题比较繁琐和困难时,就产生出想学习简便方法的愿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4、艺术性。前苏联教育家斯维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学幽默,既是一种科学艺术,也是一种教学机智、教育风格。如“倒数的认识”一课,可以这样设计:(1)、当学生想迫切知道课本上倒数知识时,教师说:就让我们带着猜想、疑惑、一
8、起看书自学。(2)、当学生交流了看书体会后,教师又说:刚才看书,大家收获很多,疑惑也不少,怎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