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

ID:39667881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8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_第1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_第2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_第3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博野县同连中学高兴兰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第三节“等腰三角形”第二课时的内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我将围绕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流程等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定理,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大纲对此的要求是“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并能灵活应用它们进行论证和计算”(“灵活应用”是大纲中“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四个层次中最高的要

2、求)。在学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后,推理的依据又增多了,学生所接触到的题目难度也会明显加大,证明思路不再那么简单,而且近几年的中考题目中,常以等腰三角形为命题背景,结合四边形、相似形、圆、函数等相关知识点出一些综合性题目和压轴题目,所以要求学生能掌握并灵活应用。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平行线性质、命题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特点之一是它揭示了同一个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特点之二是它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互为逆定理;特点之三是它为我们提供了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新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证明和计算依据

3、,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所以本段教材具有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知识与技能:会阐述、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过程与方法:学会比较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联系与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综合应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过程,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应用。教学难点: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区别。教具准备:作图工具和多媒体课件。四、教法学法分析1、教学设计理念:这节课的教学重不在“教”,而是在于“导”,倡导学生主动参

4、与,勇于探索,引导学生有“学会”向“会学”这个更高层次过渡,努力为学生创设新旧知识间联系的情境,以“温故”作为“知新”的纽带,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启发学生善于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使学生从数学经验和数学活动中进行探索,通过思考与交流有目的、有意义的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2、鉴于以上的设计理念,我采用了以观察法、发现法、探究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引导和启发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五、教学流程说明:在课前给同学们发了预习方案,帮助同学们进行预习

5、,教学流程大体围绕预习方案进行,同时又在预习的基础上有所加深。(一)创设问题情境,以旧带新,探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复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定义)(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角)(3)三线合一(重要线段)♦温故♦2、构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逆命题(1)引导学生写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的题设和结论。♦引新♦(2)让学生联系前面所学知识构造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学生经常在这里出现语言叙述不严谨的错误,说成“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底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

6、形♦(3)让学生根据性质定理的逆命题画出图形,探索逆命题是否成立并正确写出已知、求证。♦设计意图:以温故作为知新的纽带,让学生在对性质1的分析中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出逆命题并分清题设和结论,让学生从数学经验、数学活动和探索中,通过思考和交流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二)、类比、联想、感知,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过程:引导学生类比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证明思路,添加辅助线,构造以AB、AC为边的两个三角形,并证明它们全等。(利用证三角形全等是目前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基本思路)♦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突破难点时,让学生通过小

7、组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类比、联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证明思路,添加辅助线,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然后让学生代表板书证明过程,展示探究成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环节中,与性质定理的证明过程不同的是,性质定理证明时,三种辅助线作法均可,而这里只能作∠A的平分线或者BC边的高,不能做BC边的中线,而老师不做干涉,把课堂交给学生,给他们充分的空间进行探讨,由学生自己排除♦2、完成证明,得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底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3比较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联系与区别。过程:有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

8、,教师适时点拨,共同得出结论。♦设计意图:这也是这一节课的难点,在突破难点时,一是引导学生类比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对比理解和记忆;还有就是借助图形,让学生进行直观感知,加深理解。由学生互相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共同得出结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