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525129
大小:2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7-05
《浅析《伤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伤痕》浅析 伤痕文学是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本篇就用伤感文学的角度来分析伤感文学的代表作品《伤痕》,并对其进行浅析。 《伤痕》作为一篇短篇小说,能够把主人公独特的心理活动完美的描绘出来,展示给读者,从而让读者深深地陷入剧情中,仅仅是一篇短小
2、的文字,就写出了那个不同的时代那些知青们内心的傍徨和痛苦,因为妈妈的原因,王晓华提前放弃了学业参加了上山下乡,成为了一名知青,同学们的冷漠让她更加的意识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虽然这个不同是因为妈妈的原因,妈妈是叛徒的现实让她感到耻辱,甚至与家里断绝了所有关系,不接受家里寄来的东西,不看妈妈写给自己的信,一个小女孩就在离家很远很远的地方,一个人孤独的成熟,但是经历了许多之后还是不能放下母亲带给自己的痛苦,直至到后来母亲的冤屈得到平反,她也是纠结了很久才踏上回家的路途,导致被“四人帮”把身体摧残十分的严重的母亲没能撑得看到她的最
3、后一眼就永远的走了,让晓琳自从十六岁后就没能在看母亲一次。给她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和伤痕。 在小说中王晓华也遇见了她的爱情,一个不介意她的家庭的男孩苏一林,两个幼小的心灵一起长大,相互陪伴着走过自己最难熬的时光,最后却在能走到一起的时候因为王晓华家庭的原因导致男孩不能调职工作,王晓华为了苏一林能够有个很好的前途,虽然还爱着苏一林却不得不说与其断绝一切关系,王晓华很想入团,可是也是由于家庭的原因使得自己每次入团的要求都被拒绝,直至四年后才得以入团,可那时候她已经心灰意冷了,即使她很努力的奉献着,为了教育工作自己省吃俭用,但是
4、人不能改变什么,组织上承认她工作上的努力,但是却把她的家庭看得更重,使得人们对那个时代给那些问题家庭所带来的生活的困难和折磨展示在人们面前。 在小说的最后当王晓华读了母亲的遗书后作者进行了一段人物“化悲痛为力量”的描写:“她的痛苦脸庞忽然变得那样激愤。她默默无言的拉着小苏的手,瞪大了燃烧着火样的眸子,然后在心里低低的、缓缓地一字一句的道:“妈妈、亲爱的妈妈,你放心吧,女儿永远也不会忘记您和我心上的伤痛是谁戳下的。我一定不忘党的恩情,紧跟党中央,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夜,是静静的。黄浦江上的水在向东滚滚奔流。忽
5、然远处传来巨轮上汽笛的大声怒吼。王晓华觉得浑身的热血一下子都在往上沸涌。于是,她猛地拉了一把小苏的胳膊,下了台阶,朝着灯火通明的南京路大步走去····。”这个段落无疑是在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后,预示了前途的无限光明,然而这种预言又因为毫无根据而显得十分的空洞,这就是伤痕文学的弊病。伤痕文学的局限是十分明显的,首先,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他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作品对罪行的谴责往往归之于“坏人做坏事”,表现出一种忠心而未被理解的冤
6、屈与不平,是一种在肯定个人崇拜的前提下的对野心家的谴责,在文中小苏和王晓华的谈话中,就能看出他们对毛主席的极度崇拜,以及对党没有条件的忠诚,和对党中野心家的反感。 其次在艺术表现的形式上,本文与其他伤痕小说一样犯了艺术表现过于幼稚的错误,我们可以发现文章注重把事件描写的多悲惨,却没有去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就使得文章失去了灵魂,也就是过作品中虽然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可见,悲剧的深化应该有两个层次:其一是表现灾难;其二是在灾难中表现崇高的精神。
7、而本篇文章只是停留在第一个层次上,作品一味注重悲惨故事的叙述而忽视了对人格的刻画。这样主人公就只是单纯的受难者而非美好精神的体现者,其悲剧只是灾难的展现而不是“美得毁灭”,只能引起人们“兔死狐悲”式的同情,而不能给人以永恒的震撼和心灵的升华。 伤痕文学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悲剧高潮,在思想上它对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艺术上,它第一次给当代文学带来明显的悲剧意识。这一意识可以说是新时期文学的“原色”之一,其整个文学时期的悲剧格调也由此而出,这便是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所在,《伤痕》译
8、文做为伤痕文学的发起者具有最为明显的伤痕文学的风格,文中处处体现着伤痕文学的种种特色韵味,是伤痕文学的典型代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