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概论第二章

旅游文化概论第二章

ID:39462208

大小:4.86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7-03

旅游文化概论第二章_第1页
旅游文化概论第二章_第2页
旅游文化概论第二章_第3页
旅游文化概论第二章_第4页
旅游文化概论第二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旅游文化概论第二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旅游文化的传统类型、变迁与当代发展一、农耕经济环境下的古村落旅游文化传统二、游牧经济背景下的部族旅游文化传统三、海洋经济环境下的滨海旅游文化传统四、工商业经济基础上的城镇旅游文化变迁五、当代文明视野下的城市旅游文化学习要点1、掌握旅游文化的传统类型,了解它们产生的经济环境和历史背景2、分析农耕经济环境对古村落文化的影响,游牧民族的活动与部族旅游文化区域分布的关系,人类海洋活动对滨海旅游文化的促进3、了解城镇和城市文化的历史内涵,分析它们在当代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取向第一节农耕经济环境下的古村落旅游文化传统村落,指乡村聚落,是以从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因聚集生活在一起而建筑的

2、规模较小的永久性居住场所。古村落,特指古代社会遗留下来的村寨。从世界史角度看,1640年英国工业革命,标志古代社会结束和近代社会开始。这个意义来说,古村落一般有三四百年历史。在中国,始建于明清及其以前的村寨都可称为古村落。一、古村落文化起源1、原始农业的生产与人类早期定居生活的出现村落的产生与原始农业耕作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原始农业发源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是人类征服自然能力提高的产物。在于自然长期斗争中,原始人学会了播种,于是农业出现。从世界范围看,脓液起源中心有3个:东亚、西亚、中南美洲。由于地理环境影响,他们各具特点。原始农业的出现,人类逐渐转向饲养家畜、栽培作物、过着定居生活

3、。由于当时经济自给能力较弱,人们往往形成一定集团,为抵御风寒、防备野兽等维护集团共同利益,聚居的人们修建墙垣,建立永久性和半永久性房屋。与原始采集渔猎经济相比,农业生产可以为人们提供更为稳定可靠的食物来源,随着人类组织结构完善,这种依赖土地、守候土地生产方式一经产生,就在人类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形成独具特色的农耕经济形式。在传统社会里,农耕经济方式是以经济单位和生活单位个体化作基础。在这种模式下,人们对土地产生深厚感情,不愿离开,具有稳定性。2、古村落文化形成个体小生产农业存在与发展,需要一些集体集中活动,如抗旱,防洪等,这些活动,显然是它们无法承担的,需要彼此联合。个体小

4、农往往按照血缘或地缘关系,或聚族,或聚群,选择山河等自然屏障,便于生存、发展、繁衍,从而形成一个个比较稳定的村落。不同地区村落往往有不同文化心理特征,并外化为不同仪式与习俗。它们或延续原始的图腾如牛羊崇拜,或保持对祖先鬼神信仰,还有对美好生活向往。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村落里,多由一个庞大家族组成,往往数代共同生活在一个固定范围内,有共同祖先,共同祭祀的地方,有共同财产、行为规范,村寨里有家族创业始祖传说,有遗训族规等。在以地缘关系组成村落中,既体现土地与居民结合也承认家庭独立,村落基本不干涉家庭范围内食务,主要通过乡归民约、风俗习惯维持正常生活秩序。总之,村落是在农耕经济环境下,

5、以地缘或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特定人群长期聚居的场所,它既有民居建筑,也有如广场、宗祠等公共场所。村落拥有较顽强生命力,如没有大的天灾,可以保存相当长时间,甚至数百上千年,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古村落文化。古村落二、文化圈与古村落文化区域分布1、四大文化圈的地理基础及其与农耕文化的关系文化圈是地域文化中最大类型。人类文化起源具有多元性,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文化反展源头,每一种文化内部,又具有多种源头。根据文化的地缘与共性,一般把世界划分为如下四大文化圈:(1)东亚儒家文化圈。东亚中国以及韩国、日本,彼此相连,隔海相望,都有中国主流文化—儒家传统文化,经济模式以农耕粟、黍、水稻为主。(2)

6、南亚印度文化圈。南亚次大陆先后产生多种宗教信仰。在这里人们注重宗教体验与研究,把人理解为宗教的动物,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都带有明显宗教特征。(3)西亚北非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生活在这里的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有自己独特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已与宗教信仰融为一体,故这些民族常被称为“伊斯兰民族”,这种文化称为伊斯兰文化。(4)西方基督教文化圈。1世纪产生的基督教是欧洲人精神支柱,对上帝信仰和对原罪的强调,全面影响欧洲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并随地理大发现而远布欧洲。此外,西方殖民者登陆美洲之前,当地居民创造了独具特色土著文化,形成印第安土著文化圈。他么过着定居农耕生活,培育对世界文明产生

7、极大影响粮食作物(如玉米、土豆、甘薯)、经济作物(如烟草、橡胶、棉花)、蔬菜作物(如番茄、南瓜、辣椒)等。2、古村落的建筑与形制由于各文化圈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文化传统以及农耕经济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世界各地村落的建筑与形制差别很大。传统中国社会是典型农耕经济模式受气候、地理、儒家文化影响,北方村落表现为四合院;皖南为四水归堂,与其徽商忌讳财源外流、希望四方之财如天上之水源源不断有关;客家土楼是为避难具有防御功能;许多少数民族如贵州千户苗寨、布依族石头寨等既有民族特色,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