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童心语文: nbsp;核心素养下的价值追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童心语文: 核心素养下的价值追寻文章来源莲山课件www.5Ykj.CoM童心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价值追寻 儿童,是人生的开始;童心,是心灵的本源。成尚荣14先生在《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一文中写道:“童心是儿童发展的密码,当然也应是教育的密码。”小学语文是儿童学习的语文,是陪伴儿童长大的语文,是奠基儿童人生的语文。小学语文只有与儿童相遇,与童心共振,才能开启儿童成长的语文密码,促进儿童鲜活灵动的生命成长。然而,“教育难,难就难在回到常识”。当我们回到常识,从
2、教育的原点、从人的视角去审视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时,却遗憾地发现,由于社会的功利思想以及对儿童不正确的认识,童心被漠视、被扭曲、被压制的现象依然突出。课堂上,只见教学不见人,只见教材不见人,只见分数不见人……种种缺失童心的现象扼杀了儿童的天性、磨灭了儿童的灵性,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在逐渐降低。刘晓东教授在《保卫童年》一文中提出:“儿童之心如蕴藏着丰富种子的大地,需要儿童教育者们像农人那样,遵守天时,精耕细作,不急不躁,循序渐进。”童心是教育的“根”,并赋予教育生命和活力。小学语文教学只有与童心共振,
3、与儿童的生命融合,才能使语文成为儿童享受生命生长、焕发生命活力的最好途径。基于此,我提出了“童心语文”的教学主张,期望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期,不仅教学知识,更要启迪智慧、点醒生命!一、“童心语文”的内涵厘定何为童心?《辞海》解释儿童的心情;孩子气。”引申为真心、真情实感。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其所著的《童心说》中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在李贽看来,“童心”即天真无瑕的儿童之心。随着时代的发展,“童心”又有怎样的内涵呢?在关于“什么是童心”的调査问卷中,四年级的孩子们这样描述:“童心是
4、儿童天真快乐的心灵,充满好奇的念头,相信异想天14开。”“童心就是有一颗纯洁的、善良的、美好的心,一点儿也不复杂。”在众多的表述中,“快乐、纯洁、善良、好奇、关爱、想象”等词出现的频率最高。也许,这就是“童心”本来的样子。所谓“童心语文”,是指语文教学以童心为出发点,目标是儿童的成长,尊重儿童的天性,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倾听儿童的各种语言,珍视儿童的独特体验,引领儿童在充满童真童趣的课堂中积极探究、主动发现、大胆想象、敢于创新,从而不断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让他们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和生命成长的幸福
5、。基于童年和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童心语文具有兰种形态特征。(一)有趣,要实现儿童的快乐学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童心语文的基本特征。课堂上,每个儿童都是活泼的生命体,有愉悦的情绪体验,有积极的思维活动,有旺盛的求知欲望,能自由地阅读、大胆地质疑、激烈地辩论…?14课堂童趣盎然、童味十足。(二)有得,要培育儿童的语文素养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童心语文强调凸显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为儿童提供唯有在语文学
6、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才可能提升的语文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语文学习得言得意得法得能,课课相连,得得成系,从而全面提高儿童的语文素养。(三)有情,要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儿童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它们的同生共长。童心语文注重营造情意浓浓的教学氛围,强调儿童情感的激发,尊重儿童情感的体验,使儿童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真正为儿童的生命成长铺就最亮丽的底色。“有趣”“有得”“有情”,三种形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焕发出童心语文独
7、特的魅力。二、“童心语文’’14的主旨阐述(―)尊重儿重儿童教育,当以儿童为本6童心语文坚持“以童为本”的核心理念,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个性差异、情感需求、成长规律,更尊重儿童学习语文的基本权利,倡导在语文教学中最大可能地把主动学习的时间、空间,评价权、提问权等还给儿童,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调动儿童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儿童从“学会”走向“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守护童年生态童年生态是儿童生活与成长的栖息地,这个栖息地的主人是儿童。童心语文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积极构建民主和谐的
8、绿色的教学生态,理解、接纳儿童文化,搭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给予儿童在自己的文化中充分、自由表现的机会,引导儿童改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生命质量的提升。(14三)提升语文学习幸福感.幸福感是个体追求生命体验的终极目标。语文学习的幸福感就是儿童在听说读写思的过程中,感受积极快乐的情绪,享受专注投入的幸福,体验语文学习的成就,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本着这样的追求,童心语文贴近儿童的内心需求,努力提升儿童语文学习的内在动力,挖掘儿童的学习潜能,培养儿童的幸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