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77311
大小: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02
《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一、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运用比喻手法定会把话写得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比喻一般包括三个成分,即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用于本体和喻体之间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但是有时在一个比喻里不一定全部出现。【1】构成比喻的必备条件:(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注意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下面几种情况虽然有比喻词,但是不是比喻句:①表示比较。例如:A、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南京长江大桥》)句中的
2、“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B、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卖火柴的小女孩》)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②表示举例。例如:A、“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句中用“像”字引发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一定有钱。B、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英雄,像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③表示猜测。例如:A、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小珊迪》)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B、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
3、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④表示联想。例如:A、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曲》)句中用“好像”引出皮鞋匠产生的联想。B、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像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今天我喂鸡》)句中用“好像”表示作者由鸡的“咯咯叫”、“啄木板”,联想到对小主人的说话。【2】比喻的种类(1)明喻明喻是明显的打比方。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其基本格式是“甲”(被比喻的事物)像“乙”;常用“像、好像、如同、宛如、好比、比方说、似乎、像……一样、仿佛……似的、像……似的、如……一般、……一样……似的”等比喻词。例如: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
4、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2)暗喻 又叫“隐喻”。它不露比喻的痕迹,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是相同的关系,其基本格式是:“甲”是“乙”。常用的比喻词有“是、都是、简直是、无疑是、成为、成了、变成”等。例如: 每一片苇叶,都是一支箭。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梅雨亭踞在突出的一角岩石上,成了一只展翅欲飞的苍鹰。(3)借喻10 它是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本体和喻体词都不出现,直接叙述喻体。它的基本格式是:直接用“乙”代表“甲”。例如: 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是借“
5、野兽”来比喻德国鬼子。“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是借“四周黑洞洞的”比喻旧社会的黑暗。(4)博喻 又叫“复喻”。它是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喻体来说明或描绘一个本体的,使之更形象、更生动、更全面。例如: 美丽的珊瑚,……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树枝。【3】比喻的作用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即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
6、比喻应该是浅显的,生动具体的,为人们所熟悉的。力求比得新鲜、贴切,不落俗套。这样,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二、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借代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1】借代的种类(1)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例如: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
7、跃。(《答谢中书书》)用鱼鳞代替鱼。(2)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例如: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鲁迅《故乡》)借细脚伶仃的“圆规”来代替身形极瘦的杨二嫂。(3)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例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例如:枪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