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三代企业家

中国的三代企业家

ID:39353445

大小:110.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1

中国的三代企业家_第1页
中国的三代企业家_第2页
中国的三代企业家_第3页
中国的三代企业家_第4页
中国的三代企业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三代企业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的三代企业家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得益于一批具有创富精神和理想的企业家们共同努力,他们推动中国经济向市场化转型,并与全球化逐步接轨。目前活跃在中国商界的企业家虽为改革开放后涌现出来,但由于各自成长背景、创业环境及企业性质等方面差异,他们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在我看来,中国现有的企业家群体大抵可以分为两大类,并将此称之为“中国两代企业家”。    需要强调的是,两代企业家并非依据企业家年龄简单来划分。我所依据的是他们所管理的企业性质与所在行业差别,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特定管理模式或商业模式。借助

2、中国两代企业家的研究,希望有助于我们探讨民族企业应对全球化竞争之道,建立新视野、新思维与新对策。 第一代:技工贸/制造业    第一代企业家年龄多在45岁以上,他们中的许多人或是改革开放初期大学毕业,或是部队转业,在生产第一线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后,在向市场经济过渡初期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代中国企业家。柳传志、张瑞敏、任正非、李东生、侯为贵、鲁冠球、麦伯良等,都是其中佼佼者。    第一代企业家有着特殊的个人经历。首先,他们经历过特殊的社会时期,摆脱传统思想与体制束缚的压力不小;其次,从进

3、入企业管理层至获得成功,他们经历了从计划到市场的社会经济转型过程,内外环境与压力对其适用社会变化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再次,第一代企业家多有为管理国有企业的经验,而国有企业的管理有着较强的社会性,他们依靠强大的个人魅力与勇气和“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带领企业走向市场化的过程,就是整个中国经济向市场化过渡的一个个缩影。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是中国第一代企业家走向成熟的开始。他们渐摆脱计划经济束缚,使个人创业激情在超乎时代思维的胆识激励下,建立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批富有市场竞争意识的民族企业。这些企业在国内

4、市场取得较大的成功以后,其中一些已经在拓展海外市场获得了一定进展,如华为、联想、中集集团、海尔和TCL等。这些企业能够快速发展并已经在国内外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归因于几方面原因,也可看作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外部条件。      第一,企业成长基础建立在协调供求关系,庞大且极具成长性的国内市场,是第一代企业家成功的重要的有利条件,这使他们能够在短缺经济时代脱颖而出。      第二,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处于转型经济初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市场规则尚未完全建立,竞争中充满潜规则;国内市场仍处于贸易保护;跨国公司

5、虽然逐渐进入中国市场,但大都处于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阶段。竞争主要在国有企业、(代表跨国企业利益的)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展开。这些特点为第一代企业家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提供了有利发展环境和必要成长时间。       第三,大多数跨国公司即没有把区域管理总部设在中国本土,也没有派出其最精锐的“部队”全力争夺中国市场。代表跨国企业利益的合资企业因备受中外双方“同床异梦”问题的困扰,使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战斗力大打折扣。这些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第一代企业家在国内市场竞争的压力。    第四,多从事传统制造业,可

6、具体分为主流、非主流及中间层三类(具体参见图表1所示)。第一代企业家抓住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机遇,立足低成本制造优势,全面参与全球产业分工。     低成本制造优势让第一代企业家在非主流行业(如制鞋,制袜,打火机和缝纫机制造等)取得比较大的成功,一方面,低成本制造一方面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市场也赢得了相应位置,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另一方面,这些企业也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但由于这些非主流企业多专注于低成本竞争,企业的产品利润率依然较低,无法为中国产生中产阶级及社会中坚力量的出现提供更大

7、帮助。中间层的部分民族制造企业(如中集集团、联想集团)近年来在参与全球竞争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斩获。但由于其所处产业类别虽然非跨国公司志在必得的领域,但是中国企业匮乏在主流市场竞争的阵地战经验,加上自身管理基础和流程的薄弱,跨国及跨文化高级管理人才的极度短缺,这些民族制造企业要打造以全球应对全球的能力而真正跻身于世界级企业之林,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纵观全球竞争大势,中国的强国之路需要出现一批在主流行业和主流市场具备全球竞的公司出现。而就现状而言,民族制造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是属于主流行业的民族企业如何

8、在在主流市场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众所周知,主流行业与主流市场是跨国公司竞争战略的重中之重。要想切入顶级跨国公司志在必得之地,需要企业从整体上具备较强的系统整合能力,其难度和复杂程度远超过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其挑战不容低估。华为公司在进入美国市场与思科公司的遭遇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华为在全球化经营方面是我国民族企业参与主流行业竞争的一面旗帜,在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目前华为公司海外市场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