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

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

ID:39233471

大小:739.01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6-28

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_第1页
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_第2页
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_第3页
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_第4页
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文化的核心成分。它渗透于文化的各个领域,有着很强的稳定性和继承性。了解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对于把握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节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萌发于商周时期,成长于春秋战国时期,成熟于秦汉时期。商周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萌发阶段,商朝人事事向鬼神卜问吉凶,反映其思维水平尚处于蒙昧阶段。周朝人对鬼神的崇拜逐渐淡薄,建立起宗法制、分封制等完备的礼仪制度,显示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春秋战国属于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所说的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那一时代,东方和西方的一些文明中心出现了一批伟大

2、的精神导师,其中有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老子等。他们对各自所属文化的思维方式产生过无比深刻的影响。从文化渊源来看,西方文化重视逻辑推理的思维可以上推至亚里士多德建立的逻辑学体系,同样,中国文化重视伦理道德的思维也可以溯源至孔子的思想。古希腊哲人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印度哲人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中国哲人 孔子、老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思维文化十分活跃,有以儒家、道家等学派的“天人合一”说为代表的主客体合一的思维,也有把主客体分开的墨家思维。学者对墨家的著作《墨子》研究后发现,《墨

3、子》一书中展现的逻辑思维几乎涵盖了形式逻辑的所有问题,可以和古希腊及古印度的逻辑思维相媲美。这说明,中国在先秦时代,原本也是有着丰富的逻辑思维文化的。墨家和儒家在战国时并称“显学”,但是,秦汉以后,墨家迅速衰落直至消亡。随着墨家的消亡,墨家的逻辑思维也退出了主流文化的视野,被人们淡忘了。秦朝和汉朝是前后相继的两个大一统王朝,秦汉的统治者强调思想文化的统一。秦始皇实行独尊法家的政策,汉武帝推行独尊儒家的政策,其目的都在于统一人们的思想。在秦汉思想文化大一统的背景下,作为文化核心的思维方式受到整合。在这一过程中,春秋战国时一度出现的主张主

4、客分离的墨家思维遭到冷落,而主张主客合一的儒家、道家等思维文化得到强化,成为占据支配地位的思维方式。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第二节中国传统思维的模式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类比思维经学思维整体思维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础和核心,它把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联系。“天人合一”说和“阴阳五行”说是反映古代整体思维的两个典型。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指自然,“天人合一”意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天人

5、合一”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屡见于儒家、道家等学派的著述,《周易大传》曰:“乾,天道也,父道也,君道也。”《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都是把天地自然与人包罗在一起的思维模式。到了西汉,董仲舒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阴阳五行阴阳五行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它认为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的;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五行思想的形成阴阳和五行在春秋战国时原本是两个独立的整体概念,阴阳表示一对互相对立

6、而又互相关联的事物,共处于一个整体内;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也并列于一个整体内。战国末至西汉,这两个整体被合成一个更大的整体。董仲舒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即是从阴阳五行是一个大整体而言。“天人合一”说和“阴阳五行”说所代表的整体思维模式反映古人对宇宙、自然的认识,然而,它并未引导古人去探索宇宙、自然的奥秘。这是因为,这一思维模式的中心是人,其所说的自然并不是指外在于人而独立存在的那个现实的自然界,而是以“自然”之名,用来表达人的内在之性的东西。在“天人合一”的思维中,儒家把“天”作为道德的本原,将

7、仁、义、礼、孝、忠等儒家宣扬的道德奉为“天理”,这是在借自然以证明人性;而道家主张人性应复归自然,和自然之性水乳交融,这是在论证自然之性就是人性。显然,儒家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维的立足点都是人而不是天。因此,从根本上说,中国整体思维围绕的问题是人的存在和人生意义,而不是外在于人的宇宙和自然的奥秘。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揭示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矛盾对立各方关系的思维方法,古代的中国和西方都有辩证思维。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即是辩证思维的显现。中国先

8、秦时代已有了丰富的辩证思维《周易·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把阴阳作为一对互相对立而又统一的范畴来认识。《周易》提出的类似的对立统一范畴还有刚柔、大小、远近、出入、进退、往来、上下、吉凶、祸福、泰否(pǐ)、生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