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讲稿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讲稿

ID:38753472

大小:4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8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讲稿_第1页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讲稿_第2页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讲稿_第3页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讲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说课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大纲与教材等比数列前n项和一节是人教社高中数学必修教材试验修订本第一册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教学时数2课时。第三章《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之所以在新大纲里保留下来,这是由其在整个高中数学领域里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1、数列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例如产品的规格设计、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2、数列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数列是函数的延续,它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学习数列又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打下基础。3、数列是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好题材。学习数列要经常观察、分析、猜想,还要综合运用前面的知识解决数列中的一

2、些问题,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本节课既是本章的重点,同时也是教材的重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前面承接了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知识内容,又是后面学习数列求和、数列极限的基础。本节的重点是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应用,难点是公式的推导。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应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能灵活运用基本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数学思维能力。3、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锻炼学生遇到困难不气馁的坚强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三、教学程序设计1、导言:本节课是由印度

3、国王西拉谟与国际象棋发明家的故事引入的,发明者要国王在他的棋盘上的64格中的第1格放入1粒麦粒,第2格放入2粒麦粒,第3格放入4粒麦粒,第4格放入8粒麦粒……问应给发明家多少粒麦粒?这样引入课题有以下三点好处:(1)利用学生求知好奇心理,以一个小故事为切入点,便于调动学生学习本节课的趣味性和积极性。(2)故事内容紧扣本节课教学内容的主题与重点。(3)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明确知识的现实应用性。2、讲授新课:本节课有两项主要内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应用。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是本节课的难点。依据如下:(1)从认知领域上讲

4、,它在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的分类中,属于学生最高需求层次的掌握策略与方法的策略性知识。(2)从学科知识上讲,推导属于学科逻辑中的“瓶颈”,突破这一“瓶颈”则后面的问题迎刃而解。(3)从心理学上讲,学生对这项学习内容的“熟悉度”不高,原有知识薄弱,不易理解。突破难点方法:(1)明确难点、分解难点,采用层层推导延伸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切入,浅化知识内容。比如可以先求麦粒的总数,通过设问使学生得到麦粒的总数为,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上式的特点,发现上式中,每一项乘以2后都得它的后一项,即有,发现两式右边有62项相同,启发同学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等式左右同时乘

5、以2,相减得和。从而得知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关键也应是等式左右各项乘以公比q,两式相减去掉相同项,得求和公式,也掌握了这种常用的数列求和方法——错位相减法,说明这种方法的用途。(2)值得一提的是公式的证明还有两种方法:方法二:由等比数列的定义得:运用连比定理,后两种方法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自行完成。这样学生从各种途径,用多种方法推导公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依据如下:(1)新大纲中有较高层次的要求。(2)教学地位重要,是教学中全部学习任务中必须优先完成的任务。(3)这项知识内容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很多问题都要转

6、化为等比数列的求和上来。突出重点方法:(1)明确重点。利用高一学生求知积极性和初步具有的数学思维能力,运用比较法来突出公式的内容(彩色粉笔板书):,强调公式的应用范围:中可知三求二。(2)运用纠错法对公式中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即公式的条件,以精练的语言给予强调,并指出q=1时,。再有就是有些数列求和的项数易错,例如的项数是n+1而不是n。(3)创设条件、充分保证。设置低、中、高三个层次的例题,即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变形应用和实际应用来突出这一重点。对应用题师生要共同分析讨论,从问题中抽象出等比数列,然后用公式求和。四、习题训练本节课设置如下两种类型的习题:1.中

7、知三求二的解答题;2.实际应用题.这样设置主要依据:(1)练习题与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有相对应的匹配关系。(2)遵循巩固性原则和传授——反馈——再传授的教学系统的思想确立这样的习题。(3)应用题比较切合对智力技能进行检测,有利于数学能力的提高。同时,它可以使学生在后半程学习中保持兴趣的持续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五、策略、方法与手段根据高一学生心理特点、教材内容、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和启发性教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我采用规则学习和问题解决策略,即“案例—公式—应用”,简称“例—规”法。案例为浅层次要求,使学生有概括印象。公式为中层次要求,

8、由浅入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