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教学设计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教学设计

ID:38559504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4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教学设计_第1页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教学设计_第2页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教学设计_第3页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共点力作业下物体的平衡》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播放视频、展示实验,情趣导入(1)播放视频,引起兴趣塔吊、走钢丝等在生活中遇到的平衡问题及其应用;引起学生对平衡问题的兴趣。(2)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实验,引起思考平衡状态是一种常见的物体运动状态;实验演示一些特殊的平衡态:快速将一支铅笔横放在一根手指上、铅笔竖立在指尖等现象。(3)认识本节课的重要性播放一些不平衡状态给人们带来的损害:汶川地震、建筑坍塌等事故。由此指出学习好本节内容的重要性。学生观看视频、观察实验,进行思考,提高认识利用视频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平衡知识在时间生活生产中的应用。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

2、动手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身边,对知识没有陌生感,体会什么是物理知识源于生活。通过灾难片段的播放,让学生感受到平衡在生活的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利用好平衡知识,对人类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二)新课教学(1)共点力概念形成a.(投影播放,引发思考)道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墙上挂着的物体、天花板上吊的广告牌等受到哪些力作用,有什么特点?观看视频,进行思考展开讨论,形成共点力的概念。巩固受力分析,学会受力分析,在认识力的提前下,形成共点力的概念。4b.(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形成概念)如果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实际问题中

3、如果可以不考虑物体形状和大小而把物体当成一个质点时,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都可以被看作是共点力。c.(概念强化,正反例变式)非共点力的几种情况:(投影)称物的杆秤、悬挂的日光灯。(2)平衡状态的理解a.引导学生复习平衡状态的概念:物体保持静止不动或匀速运动的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探究(学生动手实验、总结)a.物体仅受到两个力的情况:学生两人一组实验;学生总结二力平衡的特点。(实验,教师提问。)b.物体受到三个力的情况:学生三人一组实验,分别验证不同夹角的情况,学生总结三力平衡的特点。(实物投影学生在刻度盘上做的三力图,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力等大反向。)

4、c.物体受到四个力的情况:学生四人一组实验,分别验证不同夹角的情况;学生总结四力平衡的特点。(实物投影学生在刻度盘上做的四力图,任意两力的合力与其他两力的合力等大反向。)d.理论分析:引导学生探讨原因、总结规律。由牛顿第二定律a=F合/m可知,当分析反例,进行思考回顾概念;请学生举例。学生合作,展开探究。学生归纳总结。回顾初中知识:杠杆原理,举出反例,对共点力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复习、理解平衡状态的概念。合作探究实验从二力平衡到三力平衡或多力平衡,逐层深入,由简单到多元,循序渐进,让学生真正掌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更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的精神。得出结论。4F合=0时

5、,a=0,物体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其所受合力为零。即F合=0。(4)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投影演示)  例题1:见课本例题1。(学生先进行思考,然后演示课件、讨论。)  这是一个典型的三力平衡问题,通过对象选取、受力分析以及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解,使学生掌握力的平衡问题的研究的基本方法。用课件动态演示拉力与支持力随角度的变化关系,并从三角函数关系推证。  例题2:见课本例题2。(学生先进行思考,然后演示课件、讨论,教师总结。)  本题的物体A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如果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显然麻烦,而采用正交分解方法,使不在

6、一条直线上的力,变成同一直线上的力,再利用平衡条件求解,就显得方便。因此力的平衡条件可以写出F合=0或Fx合=0,Fy合=0。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感受如何应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来解决问题。通过例题的分析,让学会应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一)课堂小结(投影)  教师提问:刚刚我们进行了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实践,谁能归纳一下应用力的平衡条件解题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具有条理性,和重点性。4最后教师做归纳是:1.究对象;2.体受力;3.力的合成或分解图;4.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解题的基本方法是:三力问题可以通过力

7、的合成的边角关系求解,多力问题可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一)反思与总结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探究、讨论等给予及时的评价、引导和总结;本课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次课综合性总结;课后,通过测试题和作业来评价反馈。附:(1)应用训练题学以致用:解决儿童乐园里滑滑梯角度设计问题(在教室解决);素质检测:分析江苏江阴公路大桥钢缆受力问题,用计算机完成相关计算;在网络上搜索有关悬索桥的图片,为柳州市大桥的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2)课后作业:做课本p.73练习-(1)-(4)题。学生训练,提高自我的能力。自我反思,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闪亮之处和不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