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57375
大小:12.3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4
《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这个规矩不能有》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北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尊重与平等第二课《元帅的故事》第二课时《“这个规矩不能有”》教学反思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红湾小学杨丽萍《“这个规矩不能有”》讲的是彭总在逛公园时发现公园闭园专门接待他,教育工作人员不能搞特殊化的事,赞扬了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本文的课题是学生需要重点理解的地方。在开课师生问好后,我引导学生顺势交流对上课师生问好这一“规矩”的看法,让学生体会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规矩能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和平等。因为本课所在的第八单元的主题就是“尊重和平等”。这样的设计,既吻合了单元主题,又引出了课
2、题,同时开课就让学生明确能体现对他人尊重与平等的规矩,符合大部分人利益的规矩才是好规矩,才值得大家遵守,反之,损害人民利益的,体现特权的规矩不能有。学生只有认识到了这一基本的是非观,才能为课文的学习打下思想基础,才能感受到彭总做法的意义所在。同时,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观察课题和传统课题的不同之处,知道这是彭总说的一句话,然后顺势依题质疑:这个规矩是什么规矩?为什么彭总要说“这个规矩不能有”?通过质疑确定文章的重点,其实就是课文后的思考题。依题质疑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以此开放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质疑中明确学习的方向,唤起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变“要
3、我学”为“我要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彭德怀”这个名字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学生对彭德怀并不了解,学习课文会有一定困难。我在课前让学生先收集有关彭德怀其人其事的资料,由于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有限,我也准备了一些有关彭总的资料,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对彭总这个人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了彭德怀地位高,权力大,官儿大。为体会彭总的人物性格奠定了基础。课后我又布置作业再让学生查找资料。而这样的活动也培养了学生查找、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了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我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引导学生去找一些描写彭总行动、语言的句子,想想彭总在这样做、
4、这样说时,心情是怎样的,试着读出来,学生读得非常生动。然后我再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因为,我认为阅读的实质是一个动态的感悟过程,教师只有给予学生独立的与文本对话的机会,使他们边读边思,以思促悟,学生才有可能从文本的内容中获取自我的东西,即学生的独特体验。整个课堂教学中,我给学生充足的朗读课文的时间,从开课的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指名读课文,到默读、有感情的朗读重点句子、边读边谈体会,再到分角色读、师生对读、教师引读、男女生对读等,这一系列的读,读出了层次,读出了深度,读出了感悟,读出了情感。学生在读中感悟到了彭德怀同志的高尚品质,悟出之后再通过
5、感情朗读表达出对伟人的敬佩之情。充分的读书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注重学生语文能力、想象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这节课的一个特色。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设计教学主线,以生为本,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想象,在读、悟、讨论等学习活动中,培养朗读、创新、想象能力。而查找资料、听读感悟、圈点勾画、质疑问难等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运用,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掌握了这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精彩的导语可以在课堂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连接每个阶段、环节,把整堂课纳入整个教学内容的系列和教学行为
6、系统中。同时,饱含感情、生动形象的课堂导语可以创设课堂情境,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学生学习思路。本节课,我特别注意导语的设计,如在“拓展延生展示,升华文章主题”这一教学环节后,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对,这就是我们的党,我们的领袖。正是有了这一代代一心为人民服务的领导人,我们的祖国才蒸蒸日上,我们的人民才幸福安康。他们是那样的伟大,又是那样的普通。他们来自于群众,又服务于群众。”这段导语和配乐视频相结合,创设了一个生动、感人的情景,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实现了语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不足与遗憾之处也不少。因为设计的内容有点多,由于
7、时间关系,在品读描写彭总语言、行动的语句这一环节中,还没有让学生充分、深入地交流发言,没有抓住学生的表现,动态地生成新的教学契机和内容。没有全方位地关注学生,尤其是一部分一直没有机会发言的学生。总之,通过本次赛课,不管是在对教材的理解,教案的设计方面,还是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和应变能力方面,我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而最大的收获是让我认识到了,只有反复的研读文本,反复的揣摩教案,反复的试讲调整,才能有精彩的课堂展示。努力和勤奋将是我在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敲门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