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52501
大小:2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4
《《滥竽充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滥竽充数》课后说课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滥竽充数》,它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则寓言。寓言同古诗一样,都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学经典,语言简练,耐人寻味,给人以深刻的警醒。《滥竽充数》这则寓言讲述了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队里充数的故事,告诫我们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真才实学。本节说课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1.教学目标2.教学理念3.教学重难点4.教学方法5.教学过程一、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掌握语言成语,积累成语。2.理解“滥竽充数”的本意、喻意以及学会运用。3.深刻理解”滥竽充数”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二、教学理念1.抓住重点词,仔细体味品析,领悟寓言寓
2、意;强化锤炼语言的意识,体会语言的无穷魅力,进而深层次的培养语感。2.抓住文本的空白处,充分利用这一艺术空间,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发展。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滥竽充数”的意思,并学会运用;理解“滥竽充数”这个寓言的深刻寓意。2.走进故事情境,体会人物内心世界,从而通过个人体验,来领悟成语意寓。四、教学方法因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的课程,所以在课堂中我坚持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努力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采用了下面的教学方法。1.前后对比,角色表演2.填补空白,进行想象3.续写文本,展开联想五、教学过程1.回顾成
3、语,导入课题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百花园中的奇葩,因此,积累成语成为学生的学习要求之一。为了使学生对成语倾注极大的热情,课堂开始,我出示了有关成语的图片,让同学们猜一猜,点燃学生学习成语的欲望,进而顺势导入课题。2.品析酌句,理解成语要深入领会寓言故事的哲理,就必须先明白这个成语的意思。“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呢?我通过让学生观察“竽”的字形和图片,得知“竽”是一种用竹子做的乐器。那“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呢?语文学科注重人文性的特点,强调重点字和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引领学生找出关键词“装腔作势”“鼓”“捂”,并让学生演一演的方式,展示出南郭先生“不学无术、混饭
4、吃”的人物形象,进而理解“滥竽充数”的本意和比喻意。1.了解故事,渗透寓意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故事,是领悟寓言哲理的基石。在本节课中我紧紧抓住前文南郭先生“混”和后文南郭先生“逃”这一行为的反差,贯穿故事的始终。这些问题的抛出:南郭先生为什么能在吹竽队里一直混下去?他是如何一步步混下去的?最后南郭先生为什么又逃之夭夭?通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交流、探究、感悟,从中得知:南郭先生之所以能混下去,是因为齐威王爱讲排场,喜欢三百人一齐吹竽;而他的儿子齐湣王听爱独奏,喜欢乐手一个挨一个的吹。这两种听吹竽方式迥然不同,为塑造“南郭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提供了舞台,使南郭先生“不会装会、以假乱真、弄虚作假
5、的”虚伪形象跃然纸上,进而体会这个寓言故事所隐含的深刻哲理也可谓水到渠成,从而也突破了本课的重点。1.充分展开想象,走进人物内心小学生处于语言训练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训练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本节中我分别出示了南郭先生看到“齐宣王喜欢听合奏”的告示,和南郭先生听说“齐湣王喜欢听独奏”后的两幅不同图片,以图片为媒介,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深入思维,说一说南郭先生前后两次的心理反应。看到“齐宣王喜欢听合奏”的告示:有的同学说:“三百人一齐吹竽,太棒了,有钱赚了!”有的同学说:“那么多乐手吹竽,我装装样子,肯定看不出来。”还有的同学说:“赚钱的
6、机会来了,看我的,我多聪明!”……当听到“齐湣王喜欢听独奏”后:有的同学说:“这下可糟了,万一被发现,会有杀头之罪呀!”有的同学说:“不能混了,赶快逃吧,得保住小命!”还有的同学说:“好汉不吃眼前亏,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总之,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填补了文本的空白,捕捉了文本背后深层的含义,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风格和个性化独特体验,更深层次解读了文本,揭示了寓言的内涵。1.课外拓展,活学活用根据“滥竽充数”不同的语境选择不同的意思,做到学语文用语文,活学活用。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在指导学生朗读方面不够到位,没有通过反复朗读,仔细品味,读中悟体现不到位。同时,学生在
7、揣测南郭先生的心理时,学生进行口语表达不够深入,不够全面。以上是我对这节校优质课的课后说课,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加以指正,谢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