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ID:38358217

大小:1.17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6-1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_第1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_第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_第3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_第4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导读文献:1、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提纲》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6、恩格斯:《反杜林论》7、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8、列宁:《哲学笔记》9、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LudwigAndreasFeuerbach,1804年7月28日-1872年9月13日)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发展和内在联系的思想对立统一的思想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历

2、史和逻辑统一的思想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肯定自然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抛弃了辩证法;不彻底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记录自己思想的一个笔记,写于1845年。它在马克思生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文章背景介绍1844-1845年春,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马克思为了解决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研究了经济学,在巴黎写下了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系统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但对于费尔巴哈哲学不但没有批判,而且有过高的评价。1845年初,马克思被驱逐巴黎之后来到布鲁塞尔。在这里,马克思大部分时间是从事理论研究,目的在于制定一个崭新的世界观,首先是要对费尔巴哈的影响作一次彻底的清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只不过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批判分析中引出的一些问题,是以具有格言性质的形式表达出来,并没有对新世界观作完整的、连贯的阐述。但是,就其精神实质而言,不仅同一切唯心主义划清了界线,而且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预示着新世界观的诞生。它的基本原则的进一步发挥,则是随后不久的《德意志意

4、识形态》。主要内容概述《提纲》共十一条,总体上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提纲》的第一条,这一部分主要揭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提出了新哲学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是《提纲》的第二条,这一部分主要是在认识论问题上来谈实践的出发点和基础作用;第三部分是《提纲》的第三条到第十条,这一部分是第一条观点的继续,主要阐明新、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差别,或者说就社会历史观问题批判旧唯物主义,阐明新唯物主义;第四部分是《提纲》的第十一条,概括地说明了新唯物主义的特点、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启示《提纲》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乃至崭新

5、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其二、根据对实践的这种理解,马克思进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认识论建立在实践观点之上,确立了能动反映论的基本思想,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三、马克思进而立足于实践观点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抽象的宗教观。其四、马克思提出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6、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原文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

7、”活动的意义。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三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四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

8、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