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文明之礼仪 -

浅谈中华文明之礼仪 -

ID:38188583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5

浅谈中华文明之礼仪 -_第1页
浅谈中华文明之礼仪 -_第2页
浅谈中华文明之礼仪 -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华文明之礼仪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华文明之礼仪浅谈中华文明之礼仪姓名:刘方祥学号:201106423泱泱大国,承载了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做出最为详细的精讲,一切仍在不断的探索中,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在等着我们去探索和考证。中华文明涉及到文化、农业、生活习俗等许多方面,而我就从礼仪这方面来谈谈中华文明。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在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古代中国,上自朝廷的军国大政,下至民间的冠婚丧祭,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的,因此,礼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最具权威的制

2、约因素,而尊礼、重礼、守礼、行礼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理论上讲,礼起源于人类为调整主客观矛盾,寻求欲望与条件之间的动态平衡的要求。从形式上讲,礼与敬神、祭神等祭祀活动密切相关,祭祀鬼神和先祖便成为“礼仪”的最初源头。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也由最初的祭神习俗演变成为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礼规范人类行为的目的,则是为了维护狭隘的统制阶级的利益。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礼”是到西周才发展成为一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礼制。周礼经过不断充实、发展,内容非常繁杂,涉及的方面较为广泛,而其核心内容就是遵循“尊尊

3、”、“亲亲”原则,通过稳定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维持稳定的统治秩序。3浅谈中华文明之礼仪作为一种全社会所遵循的基本规范,礼制从诞生开始,就带有阶级统治的烙印。西周时期,礼制已经较为完善,周人以“尊礼”著称。但随着各国争霸、战争不断,礼制秩序不断被打乱,继而只剩下一些空洞的礼仪。春秋时期,伦理道德修养渐渐成为礼的主要内容。孔子将“仁”的道德内容注入到礼中,将其创新的仁的观念,注入到礼的躯壳中,改变了旧礼中不仁的成分,树立起有仁的精神之新礼。自西汉武帝重举礼制大旗之后,历代封建统治者对礼制日益重视并不断强化,则礼

4、制一直伴随着历史的脚步,直至今日已衍变成了各种礼仪文明。礼制的内容包括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吉礼为五礼之首,是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北京的天坛、地坛就是明清时期,历代帝王祭拜天地的场所。还有,古代人用一些玉器来表达他们对天地的敬畏之情,例如,玉璧(外表呈圆形)用以礼天;玉琮(方形)用以礼地,正好印证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帝王一般都到庙宇祭拜祖先,对宗庙的祭礼也极其重要。凶礼是哀悯、吊唁3浅谈中华文明之礼仪、忧患之礼,主要包括了: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襘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5、中国是个重孝道的社会,子女通过规定的时间的服丧过程,表达自己不同程度的哀痛,丧礼历来得到人们的重视。吊礼是对他人表示自己慰问的一种礼仪。恤礼是给予邻国援助和支持的一种礼仪。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主要内容包括:朝、宗、觐、遇、会、同等方面。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主要包括: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等。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主要内容包括:饮食之礼、宾射之礼、飨宴之礼、贺庆之礼等。饮食之礼主要指宗族之内宴饮的礼仪,有两种:一种是逢祭而宴,一种是以时而宴。婚冠之礼包括婚礼和

6、冠礼,婚礼一般包括纳彩、问名、纳吉、纳徽、请期、亲迎等六大程序;冠礼则是指进入成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贺庆之礼包括帝王改元、皇帝诞辰、节日庆贺等可贺可庆之事。就其内在精神来说,其核心内容为宗法观念,周公之礼,是在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整理,补充的基础上制定而成的。周代宗法关系的基本内容,就是大宗或小宗对不同范围内,包括直系与旁系亲属族人的统辖和管理。礼制在中国古代社会曾发挥过巨大作用,是一份特别厚重的文化遗产,其内容经过改造之后,仍能为我们所借鉴,如吸收其中重教化、讲道德的精华,摈弃旧礼中维护等级,束缚

7、个性的糟粕,取精用宏,使他更合乎国情,合乎世情。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