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子宫肌瘤患者血清及组织中性激素含量与发病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子宫肌瘤患者血清及组织中性激素含量与发病的关系【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育龄妇女中的患病率达20%~30%,占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的52%,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研究通过测定30例子宫内膜为增殖早期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前血清、肌瘤与肌层组织中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含量,探讨性激素与子宫肌瘤发病的关系。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3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均经病理确诊,年龄36~48岁,平均(42.1±5.8)岁。其中,多发性子宫肌瘤27例。所有患者月经周期规律,且近3个月内未使用过激素类药物。同时选取同年龄段30
2、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月经周期规律,近期内均未用激素类药物。1.2标本采集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检查,一般选择月经第6~10天手术治疗,手术当日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ml;对照组于月经周期第6~10天早晨空腹抽静脉血3ml。所有血清学标本不加抗凝剂,1500r/min离心分离血清,-40℃保存待测。术中取小块肌瘤组织(研究组)及正常肌组织(对照组),肌组织与肌瘤组织相距超过2cm,称量剪碎,按5ml/g组织加入pH7.4的0.1mol/LTris-HCl缓冲液,置玻璃匀浆器匀浆,匀浆液3000r/min离心20min后,取上清液测定E2、P、T含量。术后取肌瘤组织及肌
3、组织,两者相距超过2cm,标本经10%甲醛溶液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厚度4μm。1.3雌、孕、雄激素测定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ACS180Plus,德国Bayer)测定血清及匀浆中E2、P、T含量,所有标本集中于-40℃冰箱保存,使用同一批试剂1次检测,批内变异系数CV值1.26%,严格控制质量。1.4统计学处理各组测定结果进行方差检验,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2结果血清及匀浆液内E2、P、T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子宫肌瘤患者术前血清E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女性(P<0.01),血清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女性(P<0.05),两组间P含量无显著差异
4、;而肌瘤组织与正常肌组织相比仅E2含量显著升高(P<0.05),P、T含量无显著差异。表1血清及肌组织匀浆的E2、P、T含量测定(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3讨论3.1经典的研究证实,子宫平滑肌瘤是一种卵巢性激素依赖性良性肿瘤。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血清中雌、孕激素水平过高是子宫肌瘤发病的主要原因[1,2],部分学者认为子宫肌瘤组中原位合成雌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3,4]。但本研究发现,子宫肌瘤患者血清E水平不高,反而低于对照组(P<0.05),同一子宫内肌瘤组织中E2含量比肌组织含量高(P<0.05),而P含量无论在血清、肌瘤组
5、织、肌层组织中均无明显差异。这提示子宫肌瘤可能并非由于外周血高水平雌激素的作用产生的,而可能是由于局部组织中高雌激素刺激的结果。3.2在子宫肌瘤组血清中T较对照组增高(P<0.05),而子宫肌瘤组织中T浓度与同一子宫平滑肌组织相比无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血液高T能使子宫局部组织中芳香化酶活跃,使雄烯二酮和T转化为雌激素,从而使局部组织雌激素增高。因此,T在体内大量存在,也为子宫肌瘤的发生、生长创造条件[1]。3.3近年来酶化学研究[5,6]报道,参与雌激素合成和代谢的硫酸基转移酶、芳香化酶等酶活性改变,使组织局部雌激素合成和代谢异常,导致雌激素堆积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发生
6、发展的重要原因。调控雌激素合成及代谢相关的酶基因异常导致酶活性明显改变,从而造成雌激素灭活异常,导致局部雌激素持续增高,这是否是子宫肌瘤诱发因素,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综上所述,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局部雌激素浓度增高有关,而不是由于外周血雌激素浓度的增高。此项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可为广大的子宫肌瘤患者找到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参考文献】[1]尚丽新,张忠福.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4):233-235.[2]吴际,程云英.子宫肌瘤组织雌、孕激素受体及细胞增殖相关抗原激素及细胞核体关系的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1
7、995,30(1):603-607.[3]ShozuM,SumitaniH,SegawaT,etal.InhibitionofinsituexpressionofaromataseP450inleiomyomaoftheuterusbyle-uprorelinacetate[J].JClinEndocrinolMetab,2001,86(11):5405-5411.[4]ShozuM,MurakamiK,InoueM.Aromataseandleiomyomoftheuterus[J].SeminReprodMed,2004,22(1):51-60.[5]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