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马克思

2011-12-1马克思

ID:37896519

大小:5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02

2011-12-1马克思_第1页
2011-12-1马克思_第2页
2011-12-1马克思_第3页
2011-12-1马克思_第4页
2011-12-1马克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12-1马克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2012第一学期考试题型及复习要点考试时间:期末考试周(1月3日到13日考试)由学校安排统一闭卷考试。成绩比例:40%的平时成绩+60%的期末考试成绩=总评成绩。试题题型: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题1分)二、判断题(共20分,每题1分)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0分,每题10分)答题要求:一、单项选择题(以如下的格式,分两个竖排答题)1-5:ABCDA6-10:ABCDA11-15:ABCDA16-20:ABCDA21-25:ABCDA26-30:ABCDA二、判断题按照如下示范:(同选择题的要求)1-5:×√×√×6-

2、10:×√×√×以此类推复习要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围绕基本问题的回答有哪几个方面,各是划分什么的标准。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就

3、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内容: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根据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3、物质与意识(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哲学意义、物质的特性;意识的本质、作用;)1、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列宁对哲学物质的科学

4、规定,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a)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b)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c)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d)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1、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第一次提出了“客观实在”这个概念。列宁物质定义有四层含义:其一,物质概念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实在性,是抽象的物质概念,这样就使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与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

5、理论区别开来;其二,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这就与客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客观唯心主义也说有一种客观实在,但这种客观存在但不能被人的感觉所感知,如神,是不能为人的感觉所感知其三,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这就与主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主观唯心主义也有一种客观实在,但是他们认为感觉是第一性的,主观产生了客观实在其四,这种客观实在能被意识所反映。这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如果有一种存在不能被人们所认识,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客观实在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

6、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5、度的范畴及其应用;量变质变及其相互关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要将量变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即是适度原则当要把事物的性质保持稳定,要求变化不显著时要坚持适度原则。有量的积

7、累,才能产生质的变化,所以要想保留在这个质上面.就要保证量的多少.不让它产生质变6、辩证的否定观及其应用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克服又保留。7、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决定作用,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8、认识的本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

8、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