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古诗二首》课件

《16 古诗二首》课件

ID:37888172

大小:804.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6-02

《16 古诗二首》课件_第1页
《16 古诗二首》课件_第2页
《16 古诗二首》课件_第3页
《16 古诗二首》课件_第4页
《16 古诗二首》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16 古诗二首》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二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题意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作者简介问题小站王维在诗中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什么要说“倍思亲”呢?诗中的“九

2、月九日”是指现在的九月九号吗?诗中的“忆”字是指回忆吗?[注释]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忆:想念。 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逢:遇。 倍:格外。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译诗]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他们佩带茱萸插在头上,却只只少我一人。重阳节的故事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

3、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积累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yi)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生字生词异倍茱萸(撇是一笔写成的)生字生词异乡异客作为遥远加倍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李白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通古诗;(2)和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考一考生字;(3)四人小组试读古诗。赠

4、汪伦舟踏潭欲从这行诗看,“闻”应该选哪个?忽闻岸上踏歌声A、用鼻子闻  B、有名望的   C、听见说明李白和汪伦情谊 很深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综合练习]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重。阳节指农历(),这一天,人们()。这首诗中()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寂寞,思念亲人的心情。()想象了今年重阳节亲人登高远眺的情景。2、将节日与传统食品联系起来。水饺重阳元宵春节粽子元宵节月饼端午节千人糕中秋节知识巩固:1、多音字组词。xíng()tà()行háng()踏tā()2、《赠汪伦》是一首()诗,是()代诗人()专门写来送给()3、解释加横的字的意思。(1)、不及汪伦送我情。

5、()(2)、忽闻岸上踏歌声。()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