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844217
大小:473.4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1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重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论中国传统文化曹胜高丽丽熹慧霸TheCentmlPlainsCultureResearchX蓦秽的当代重构摘要: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传统文化的自我突破、文化传统的内在调适是必不可少的历史进程和实现前提。文化是获得世界认同与尊敬的软实力,是以文化自立为必要条件的。我们只有避免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审视文化,才能推动文化的现实超越,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关键词:中国文化;自我突破;内在调适;现实超越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669(2013)叭一0013—06中国传统文化,是基于五千年文明史积
2、淀而形成的社会群体在物质、社会、精神等层面的共同认知n1,是作为群体普遍接受的文化公认。由于文化具有多层级、多结构和多元化的特点,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作为整体概念、宏观意义上中华民族普遍接受的文化传统,而不是区域性、民族性和局部性的微观视角中的作为差异性的文化形态。以此为前提,我们审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如何形成、如何塑造、如何启发当代文化,将其中有益的文化资源整合为现代文化观念,将有效的传统更新为当代文化理念。唯其如此,我们才找到合适的尺度,去评判哪些传统文化是优秀的,去分析文化传统如何保持,讨论文化如何重构。一、传统文化的自我突破自其不变而观之,中国传统
3、文化似乎存在超稳定结构[21,形成了积习难返的文化惯性。但自其变而观之,中国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在寻求自身的突破。余英时曾用“哲学的突破”来描述中国人文思想的进程旧1。我们不妨进一步延展,用“文化的突破”来分析中国社会的自我更新过程,从更为宽阔的视角来审视中国文化何以如此而不是其他。文化的突破,是指一种成型的文化削弱、打破或超越固有结构,寻求到新的价值指向和理论出口,对原有文化结构、文化观念和文化逻辑进行解构、重建。文化的突破,是文化自新的基本模式,是文化的自我超越、自我完善和自我调整。作为历史的概念,一种文化唯有能够实现自我的不断突破,从一种“
4、稳定结构”中蜕变为另一种“稳定结构”,才能够实现文化的延续。作为社会的概念,一种文化的公认程度,取决于其能否与时俱进,在不变更其义而调整其形式中寻求到与时代要求、社会需求契合的方式。这种文化先成为公众认知的主流,进而成为一个时代文明的主收稿日期:2012—12—16s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汉国家建构与中国文学格局之初成”(12BzW059)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曹胜高,男,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长春130024),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研究。13万方数据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导。这就需要强化文化自我更新能力,使
5、之成为文化自新的内在动力,调动其自身资源,去实现自我突破。那么,中国文化是否有自我突破的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来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有无自我突破的经验,以及自我突破的方式如何。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表面看是通过“哲学的突破”而不断推进。而从深层分析,这些建构恰恰是以新的文化观念来清理旧的文化传统。观念史上的记录更容易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而基层社会史或者底层文化史则不容易被发现。中国思想的重大突破,恰恰与文化的变动同步,思想主导了文化的方向,文化则巩固了思想的成果。殷周之际的文化变动,是以人文理性代替巫史传统。随着“皇天授命,惟德是依”认知而进行的“制礼作乐”
6、,强调的是“人文化成”(《周易正义·贲》)。这一突破中,人的主体性被强化,人伦关系替代了殷商首重的天人关系,一度形成了稳定的礼乐文化。但作为制度附庸的礼乐文化,必然随着制度的解体而崩坏。孔子对“礼崩乐坏”的感慨,与其说是对礼器流散、礼制紊乱的忧虑,毋宁说是对礼乐精神的担心。其“诗、书、执礼,皆雅言”(《论语·述而》)的坚持,正是对礼乐文化的坚持,其关于礼度的讨论h,,则推动了礼乐要求从制度层面向文化层面的转换,即礼乐作为一种精神,成为维系国家体系、行政制度、社会关系、文化形态的内在尺度。《小戴礼记》、《大戴礼记》、《易传》、《孔子诗论》、《韩诗外传》
7、等形成,正是从思想、精神、文化等角度对周制及作为周制的组成部分的历史资料进行重新阐释。这些阐释一方面提取了作为周制核心的观念、逻辑和认知作为历史经验;另一方面概括了制度背后所潜藏的精神、教养和传统作为理想要求,从实践和理论两个维度完成了制度向精神的转换。作为历史经验,周制可以为制度改革提供必要的参考,例如《周礼》的编订和后世的托古改制;作为理想要求,则成为社会变革、文化建构的理论支撑,如思孟学派、14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的形成。我们视“百家争鸣”为中国思想的突破,这一突破恰恰拜礼乐文化变动所赐;而中国文化的形态亦由此次突破获得了白新的动力,即文化不再依
8、附于制度,而是由文化要求影响制度形态。士爵的废弃、尚贤的要求以及士人游离于政权边缘,彻底改变了学在官府、制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