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

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

ID:37833630

大小:89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6-01

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_第1页
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_第2页
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_第3页
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_第4页
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一、18世纪法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二、启蒙运动的兴起三、启蒙时期各派的政治思想四、启蒙运动中政治思想的特点一、18世纪法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1、经济状况:一方面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18世纪下半叶,资产阶级已经成为了社会上最强大、最富有、经济上最有势力的阶级;另一方面国内没有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制度,行政区域之间关卡林立,政府借助严格的法规从手工业行会中获取大宗收入,连年的战争致使国内国债增加、货币贬值,经济上到了民困财尽的地步。一、18世纪法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2、政治状况:(1)、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2、。专制制度的中央机构混乱,宫廷生活奢华。财政支出无度,监狱制度残酷。巴士底狱旧址巴士底狱遗址巴士底狱遗址(PlacedelaBastille)位于巴黎市区东部、塞纳河右岸,这里曾是公元1369—1382年建立的一座军事堡垒。“巴士底”一词的法文原意是“城堡”。这座古城堡拥有8座巍峨坚固的炮台,兴建之初是用来抵抗英国入侵的。1380-1422年,这座城堡被改为王家监狱。整座城堡占地2670平方米,四周建有一堵又高又厚的石墙和8座高30多米的塔楼,四周掘有宽24米的深沟,设吊桥进出。早在16世纪,这里就开始关押囚禁政治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曾两次关押在这里。在法国人民心

3、目中,巴士底狱已成为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1789年7月3日,巴黎人民奋然起义,14日,攻占了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791年,巴黎人民拆毁了巴士底狱,在其旧址上建成了巴士底广场,并把拆下来的石头铺到塞纳河的协和桥上,供路人践踏。1830年,法国人民又在广场中心建立起一座纪念七月革命的烈士碑。这座烈士碑高52米,碑身是用青铜铸成的圆柱体,人称“7月圆柱”,在柱顶端是一尊右手高举火炬的金翅自由神像,神像左手提着被砸断的锁链象征着获得了自由。在监狱遗址前方立着一块牌子,上写:“大家在这里跳舞吧!”1880年6月,法国将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这一天定为法

4、国国庆日。一、18世纪法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2、政治状况:(2)、等级制度森严:陈旧的法律体系公开确认人们的不平等。社会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贵族(“佩剑贵族”和“穿袍贵族”)第二等级:天主教会僧侣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农民、城市贫民和工人等,其中农民最多。一、18世纪法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第三等级内部政治诉求的异同:资产阶级:金融资产阶级(银行家和大包税商),金融巨头成为“穿袍贵族”,政治上只要求某些改革;大工商业资产阶级(手工业工场主、船主、殖民地农场主、大工业家、大商人),从基本制度上改造国家。小资产阶级:包括行会师傅、小商人、小作坊主、工匠等,不仅反对封建专

5、制的压迫,而且还反对大资产阶级的排挤。农民:有少数的富农、农业资本家,少地或无地的贫农雇农,此外基本都是佃农,承受着各种盘剥。最迫切的社会要求,就是解决土地所有权问题,免除封建捐税。共同的政治要求:改编封建专制制度,取消一、二等级的经济政治特权。二、启蒙运动的兴起1、“用科学批判神学,用人权反对专制”2、目的要求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权力,以求自身利益得到保障3、斗争对象指向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以及为它辩护的天主教神学教义4、思想渊源是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5、运动内容传播宣扬人权和民主三、启蒙时期各派的政治思想启蒙思想家的主体是代表大中资产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群体,也包括早期

6、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伏尔泰百科全书派(狄德罗、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空想社会主义者(梅叶、摩莱里、马布利等)三、启蒙时期各派的政治思想1、伏尔泰,原名弗朗斯瓦·马利·阿鲁挨,是启蒙运动的思想领袖,大资产阶级温和派的代表。年轻时神兽毕耶尔贝尔著作的影响,因对贵族桀骜不驯,两次入巴士底狱。在英国期间,受到英国政治制度的影响,积极介绍牛顿和洛克的学说,推崇开明君主制,其一生著述甚丰,是驰名欧洲的诗人、学者、文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后起的启蒙思想家们的精神导师。伏尔泰(1694—1778年)伏尔泰的政治思想(1)、其国家学说建立在人权原则的基础上,最公正的社会秩序是以自由、所有制

7、和平等为基础的;(2)、人的自由除受法律约束外,不受任何限制;(3)、政体上主张倾向于开明君主制,晚年曾提出过共和制的主张2、百科全书派18世纪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所形成的派别。因他们都参加过《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故称。包括狄德罗、伏尔泰、卢梭、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他们都反对天主教会、经院哲学以及封建等级制度,在当时影响很大。在法国的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是一面色彩鲜艳的旗帜。它区别于一般的文学流派,因参加编纂、出版《百科全书》的活动而得名。《百科全书》主编是D.狄德罗。参加撰稿的有160余人,他们哲学观点不同,宗教信仰不一。其中有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