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ID:37656263

大小:4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7

上传者:qwe189537
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_第1页
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_第2页
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_第3页
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_第4页
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吴江市七都中学钟莉花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上的主角是学生,而如何让这位主角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去,还需教师的引导。而提问就是教学课堂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美国教育学专家斯特林·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教师应精心设疑,努力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充分发挥课堂提问所特有的引发思维的作用。一、有效提问的涵义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提出记忆性的问题,例如:通常在上课时要对前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提问,如在物质的溶解性这一节时,如果老师问:“什么是物质的溶解度?”学生往往是将课本上的概念重复一遍,但这并不表示他已经掌握了这个定律。所以不如将问题改成:“你如何理解物质的溶解度?”或“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你是怎么理解的。”这样,学生就不需要背概念,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进行讲述。那么老师可以通过他的回答来关注他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他的观念和方法,并及时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在一节课中,你的提问必须是有效的,即使是复习以前的知识。笔者认为 有效性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相互交流与互动!有效的提问能诱发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探索,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进对问题的理解。有效性的提问,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二、课堂提问的现状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过程。有价值的提问,不仅可以用来组织教学,反馈教学信息,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益处。但是当前由于某些提问处理不当,没有发挥提问应有的效益,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兴趣。主要问题可概括为:1.提问过多,过密,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课堂提问固然重要,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使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没有起到提问的真正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2.提问缺乏思考的价值,深度把握不准有的提问缺乏探究性,不能引发学生思维活动,事实性问题比例较高,让学生无法独立思考,或让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的问题比较少。有些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有些问题过于深奥使学生不知所云,不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3.提问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教师有时会未经预设便信口开讲,问题与问题间缺少衔接和过度,出现思维跳跃。教师自己可能感觉讲得酣畅淋漓,讲得很好,但学生却听得一头雾水,原因是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生无法进行知识的连接,找不到引发思维的切入点,使问题变得复杂,难懂。三、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1.提问要突出重点课堂提问应围绕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围绕这些内容认真设计问题,巧妙提问,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教学中要牢牢把握重点问题,将它作为贯穿本课的思维主线,围绕它精心设计问题,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突破教学难点。例如:“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的重点问题是:能否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根据这个重点问题设计提问:(1)食盐溶液能导电,而食盐固体不导电,食盐溶液和食盐固体的微粒有什么不同。(2 )食盐溶液能导电,而蔗糖溶液不能导电,食盐溶液和蔗糖溶液中的微粒有什么不同。这样在提问中抓住问题重点,才能突破知识难点,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激发学生不同角度的思维,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2.提问应具有一定的深度问题太易,学生不用动脑筋就能听明白,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思维价值。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难易适度的问题,就能展开学生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能引导学生沿着符合逻辑的思路去分析和研究。例如:等体积的饱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分别和等体积、等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反应,都产生氢氧化铜的蓝色沉淀,为什么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的沉淀要比氢氧化钙溶液中产生的沉淀多。此问题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表面现象来进一步理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的本质因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多重提问应具有层次和梯度教师在突破重点、难点时所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有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围歼”难点。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已形成较明确的认识。这样,把问题一个一个地提出,又一个一个地被解决,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既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智能素质。 例如:盐酸溶液中哪种微粒能使指示剂变色?(1)稀盐酸溶液中有哪几种微粒?——水分子,氢离子,氯离子。(2)蒸馏水中有什么微粒?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有什么现象?——水分子,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说明什么?——说明水分子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3)食盐溶液中有什么微粒?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有什么现象?——水分子,钠离子,氯离子;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说明什么?——说明氯离子也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4)稀盐酸溶液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有什么现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你的结论是什么?——使指示剂变色的是氢离子。笔者将此问题分解为以上几个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理清思路,找到问题的答案。优秀的教师往往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方式,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精心设计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用系列问题搭建起促进学生思维螺旋上升,不断发展的阶梯。4.提问应具有生活性新课标中十分强调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教学要注重从生活中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化学,联系生活学化学,把生活经验化学化,化学问题生活化,体现“ 化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化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化学的魅力。例如在讲到酸与某些盐的反应时,笔者提了这样的问题:当你吃着松软香甜的馒头时,是否想过,在馒头的制作过程中还包含着化学知识,发生着化学反应呢?制作馒头时,首先要将面发酵,在发酵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有机酸,若不处理,其味将令人难以下咽。一般处理方法是:向其中加入食用的纯碱溶液,从而除去酸味。这是为什么?还有为什么加入纯碱后的馒头,蒸好会更加疏松多孔?请同学们解释一下。这样将问题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的兴趣,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5.提问要引导学生自己提问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最高价值性应该就在于此。教师的提问要引导学生自己提问指的是教师提出问题能引导或指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碱式碳酸铜〔Cu(OH)CO〕是酸碱盐中的哪一种?回答完这个问题后,学生就有这样的疑问:碱式碳酸铜在电离时能生成氢氧根离子,为什么它不属于碱而属于盐?在上面的教学中,教师设计合理的课堂提问,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质疑环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 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思考,而且还在于它能引导学生敢于去发现、提出问题,培养创新意识,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6.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慎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习惯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过于强化对与错,天长日久,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教师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噢,这是一种有道理的思路,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不错,我们还能补充点什么?”、“很好的主意,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继续学习。要杜绝使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等言语。总之,有效提问不仅仅在于“问”,而更重要是在于采用合适的策略进行提问。在化学课堂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参考文献:①赵永胜浅谈化学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技能——提问《中学化学》2008年第12期②夏向东化学教育中问题情景的创设策略《化学教育》2009年第2期③王租浩《化学教师教学指导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二版获苏州市教育学会2009年优秀论文三等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