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59831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0
《李前尚:《秋天的怀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前尚:瞬间的触动,深切的怀念——《秋天的怀念》课堂实录 /李前尚师:听完《母亲》的颂歌,我已潸然泪下,让我想起了母亲,母爱平凡而伟大,无私而深沉。投影展示:当代作家史铁生: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在树林里吹过。 ——《合欢树》史铁生,他在小公园的安静的树林里,就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的“
2、苦”。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近《秋天的怀念》,走近史铁生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板书: 史铁生 秋天的怀念 母亲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读课下注释(1)生:史铁生,(1951——2010年),北京人,当代作家。著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弯》《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师: 1972年,20岁的他因病瘫痪,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从此永远坐上了轮椅。有许多资料显示说21岁史铁生瘫痪,其实在《我那遥远的清平弯》《我与地坛》中,可以看出,
3、史铁生19岁在洛川插队时腿就得了病,行动不方便,20岁因瘫痪回了北京,开始住进了医院。21岁时他的母亲已是肝癌晚期,身体憔悴。(板书 “瘫痪”、“憔悴”)投影展示学习目标:1、美读课文,读出情感2、品读课文,读出美点3、随文抒写,妙笔生花 师:我们这节课共三个学习目标,我们齐读一遍。 (生一起读) 师:宋代大词人苏轼说过:“诗词三分写,七分读。”我想散文也应做到七分读,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散文,要通过美读,读出情感。目标一、美读课文,读出情感投影展示:美读课文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美读要注意语调语速、语气节奏、停顿重音
4、、认知文字、感受音韵、体味词语、领悟情感、充满情致、声情并茂、拨动心弦。师:我们根据美读要求,选择你喜欢的段落美读课文。师:全文共十个自然段,请把段落序号标上。每人读一自然段,要读出情感。请举手。(有三个同学陆续把手举起来,在老师的鼓励下共7人举起了手。)(生每人读一自然段课文)师:刚才七位同学读得比较好,吐字清晰,声音比较洪亮,但缺少一些情感。下面老师给同学们示范朗读课文最后的四个自然段。投影展示: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
5、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师:“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滴水的月光》二胡曲,如此清寂,一洗忧伤;老师深情朗诵,泪流满面,感染了在场的师生。有的师生也在流泪。听课师生鼓起了掌声
6、。)师:下面请四位同学再读一遍这最后四自然段。“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一句话独立成段,却意味深长,有史铁生对母亲的愧疚,有失去母亲的心痛,有作者的情感变化,又夹杂着无奈和不舍。同学们要好好体会。(四位同学每人读一段,配乐。)师:这次同学们读出了情感。著名女作家叶文玲说过:“生动的语言是感情的燃烧,没有真正感情的话语是不会打动读者心弦的。”我们要读出作者的情感,一定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师:我们全班同学来齐读一遍。(师生配乐朗读4、5、6、7自然段,)师:这篇文章同学们读出了情感,文字朴实,却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我们不但要读出情感,还要学
7、会品读课文,品出美点。 目标二、品读课文,读出美点 投影展示: 品读课文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活动。就是找出课文中写得最恰切最生动最形象、给人最强烈的美感、给人最有力的感染、给人最自然的思想教育等等内容。即美的绘景、美的语言、美的表达、美的修辞、美的结构、美的个性、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用下列句式寻美:《秋天的怀念》美(妙)在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走进史铁生的内心世界,走进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走进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秋天的怀念》美(妙)在__
8、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形式寻美。美在何处,可以是文章中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段话。然后把它有感情地读出来,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